秋色江边路,烟霞若有期。
寺贫无利施,僧老足慈悲。
薜荔侵禅窟,虾蟆占浴池。
闲游殊未遍,即是下山时。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理解与分析,以及鉴赏评价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作者的写作目的、思想情感、手法特点等内容具体分析。此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四句,结构整齐,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游历山寺时的所见所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慨。

“秋色江边路”,首句点明时间是秋天,地点在江边的山上,渲染出一种萧瑟的秋意。

“烟霞若有期”一句写眼前景色。“烟霞”指山间云雾缭绕,时隐时现,如烟雾、彩霞般缥缈;“期”指希望。诗人看到美丽的秋景,心情愉悦,于是想象着这美景会持续到什么时候。

“寺贫无利施”,次句写寺庙简陋,没有多余的钱财施舍给穷人。“贫”“施”,关键词语。

“僧老足慈悲”,第三句写寺庙里住着年迈的僧人,他们虽然贫穷却心地善良。“慈”“悲”,“慈悲”一词,既是描写和尚的特点,也是表达诗人的情感。

“薜荔侵禅窟”,第四句写薜荔藤蔓长满了寺院的小亭子。薜荔是一种攀缘性藤本植物,常绿小灌木,有刺。“薛荔”,关键词语。

“虾蟆占浴池”,第五句写蛤蟆占据了寺庙中的水池。“虾蟆”,关键词语。

“闲游殊未遍”,最后两句写自己游览的时间还很短,只是略览山水而已,但已经觉得有些疲倦了。“闲游”,关键词语。

【答案】

(1)译文:秋天的江岸上,山路上秋色正浓,我似乎看到了那美丽的烟霞,它仿佛在期待着我的到来。

(2)译文:寺庙虽然贫寒,却能施舍钱财帮助贫困的人。寺庙里的老和尚虽然年岁已高,但仍然心地善良。

(3)译文:薜荔藤蔓长满了寺庙的小亭子,蛤蟆占据了寺庙中的水池。我虽然游览的时间还很短,但已经觉得有些疲倦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山寺所见的景色和心中所思。全诗构思巧妙,以自然景物为背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首联写秋日之景,颔联写寺庙之景,颈联写山中之景,尾联抒发了诗人对世事的无奈和对名利的淡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