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面虽年少,闻名似白头。
玄谈穷释旨,清思掩诗流。
果落痕生砌,松高影上楼。
坛场在三殿,应召入焚修。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诗,其内容如下:

见面虽年少,闻名似白头。
玄谈穷释旨,清思掩诗流。
果落痕生砌,松高影上楼。
坛场在三殿,应召入焚修。

注释与赏析:

  • 见面虽年少,闻名似白头。

  • 见面时虽然年纪轻(”见面虽年少”),但是名声如同年长者一样(”闻名似白头”)。

  • 这表达了一种对闻一上人的敬仰之情,他虽然年轻但声名远扬,仿佛已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者。

  • 玄谈穷释旨,清思掩诗流。

  • 通过深入的讨论和探讨(”玄谈”),能够彻底理解佛教的核心教义(”穷释旨”),同时他的思绪清晰而深远,仿佛能掩盖住诗歌的流动(”诗流”)。

  • 这里描绘了闻一上人深厚的学识和独特的思考方式,他的讨论深邃且具有影响力,使得他的智慧和思考超越了一般的理解水平。

  • 果落痕生砌,松高影上楼。

  • 果实掉落时留下的痕迹落在地面上(”果落”),而松树的高耸影子映照着楼上的景致(”松高影上楼”)。

  • 这里用自然界的现象来比喻闻一上人的言行影响深远。无论是地上的痕迹还是树上的影子,都象征着他的行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坛场在三殿,应召入焚修。

  • 他在寺庙的祭坛前(”坛场”)举行重要的仪式(”应召”),并被邀请参与祭祀活动(”入焚修”),即参与焚烧供品以进行祭拜的活动。

  • 这表明闻一上人不仅是一个有学问的人,而且还是一个重要的宗教活动参与者。他不仅在理论层面上有所贡献,而且在实际操作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综合以上分析,这首诗通过对闻一上人的描述,展现了他的学识深厚、思想深邃以及在宗教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