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萼映芳丛,参差间早红。
因风时落砌,杂雨乍浮空。
影照凤池水,香飘鸡树风。
岂不爱攀折,希君怀袖中。
【解析】
此诗首联写花树的形貌,次联写花树与环境的关系。第三联写花树在风雨中飘荡的景象。尾联写自己对花树的喜爱之情。
译文:
花萼映衬着芳草丛生的地方,参差地点缀着早开的红花。
随风飘落的花瓣落在台阶上,雨后忽然飞浮在空中。
花朵的影子照着鸡笼中的水,花香随风飘到鸡舍边。
难道不爱好攀折这花树吗,只是希望你把它留在你的衣襟和袖口当中。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杨舍人的咏物诗,并对其赞颂不已。“花萼”指花的萼片。萼是花的一种保护组织,形状像帽子,有六片或八片,呈筒状,边缘整齐而平。本指花的别称,此处借指花树。
首句写花树的形貌。“花萼”二字总领下二句。第二句“参差间早红”,写花树之茂盛。“间”字说明花树的繁茂程度。“早红”点明时间,是花开较早之时。
第三联写花树在风雨中飘荡的景象。“因风时落砌”承“杂雨乍浮空”,“时”字写出风的不定性。“杂雨”即风雨交织之意。“忽浮空”表明花树在风雨中飘荡,好像随时会从空中飘起,写出花树在风雨中摇曳的生动形象。“乍浮空”三字,不仅表现了花树的轻盈、飘荡,而且表现出风的劲疾,为全诗增添了一种动感。
末联抒写作者对花树的喜爱之情。“影照凤池水”,写花树的影子映在水中,“香飘鸡树风”,写花树散发出香气随风飘去,两句诗既表现了花树之美,也表现了花树之香。“岂不爱”是作者自问的语气,表现了作者对花树的喜爱。“希君怀袖中”的意思是希望杨舍人把他写的咏物诗带在身边,可见作者对这首诗的喜爱。
整首诗前四句描写花树,后四句抒发情感。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景物与心情相互映衬,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