鬟梳闹扫学宫妆,独立闲庭纳夜凉。
手把玉簪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注释】

(1)王尚书:指宋代王禹偁。梦王尚书口授吟:王禹偁曾为翰林学士,因作《小畜》诗得罪被贬,后在黄州闲居。

(2)鬟梳闹扫学宫妆:鬓发梳理整齐如同宫中女子的装扮。

(3)独立闲庭纳夜凉:独自在庭院中欣赏夜色凉爽。

(4)手把玉簪敲砌竹:用玉簪敲打着台阶上的竹子。

(5)清歌一曲月如霜:唱起歌声,月光好像霜一样皎洁明亮。

【赏析】

这首诗写王禹偁谪居黄州时,与民同乐,与民交友的生活情景。开头两句描写王禹偁的装束和活动;中间两联写他与民同乐的活动;末联写他的情怀。全诗语言清新流畅,意境优美。

王禹偁是北宋初年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宋开宝八年(975)进士及第。太平兴国八年(983)拜右正言。九年(984),因上疏劝谏太宗,被贬知随州(今湖北随县)。次年改知蕲州(今湖北蕲春),又因上书论治道,再次被贬。至道三年(997)复召入京,历任左补阙、知制诰等职,官至礼部员外郎。淳化四年(993)拜右谏议大夫,五年(994)出知黄州。王禹偁一生政治上颇有建树,但屡受贬黜,终以直言敢谏著称于世。

“梦王尚书口授吟”句,诗人以梦中得闻王禹偁教诲而自叹不能为文之事,表达了自己对王禹偁的敬仰之情。“鬟梳闹扫学宫妆”两句,写王禹偁的装束和活动。王禹偁在黄州任上,经常到各地去巡视,每到一处,总要与当地百姓交往,了解他们的疾苦。他常常穿得简朴,头戴方巾,身披布衣,不拘小节,与民同乐。“独立闲庭纳夜凉”两句,写王禹偁独坐庭院欣赏夜色凉爽的情景。“独立”二字,既写出了王禹偁的孤独无援,也表明了他与民同甘共苦的情怀。

“手把玉簪敲砌竹”,用玉簪敲打着台阶上的竹子,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与民同乐的情景。“清歌一曲月如霜”,唱起歌声,月光好像霜一样皎洁明亮。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王禹偁与民同乐的情景,而且表现了他的豪迈情怀,抒发了他与民同乐的喜悦心情。

此诗写诗人与民同乐,与民交友的生活情景,语言清新流畅,意境优美,是一首很有特色的山水田园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