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署淹清景,雪华松桂阴。
夜凌瑶席宴,春寄玉京吟。
烛晃垂罗幕,香寒重绣衾。
相思不相访,烟月剡溪深。
【注释】
仙署:指仙官的府衙。
淹清景:指沉浸在清幽的景色之中。
雪华:指雪花。
松桂阴:松树和桂树的阴凉处,指冬天的景象。
瑶席宴:用美玉装饰的宴席。
春寄:春天里寄托。
垂罗幕:挂在屋檐上的罗帷幕子。
重绣衾:两层织有花纹的被褥。
剡溪:剡溪山,在今安徽宣城县南,为古代名胜之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大历三年(768)冬与毕员外同游剡溪,夜宿仙宫时所作。首二句写景。首句“仙署淹清景”,说明诗人是在仙官的府衙中度过这清幽宁静的美好时光,他尽情享受着这难得的好风景;次句“雪华松桂阴”则描绘出一幅冬日里松林和桂树沐浴在雪光中的美景图,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领略了大自然的神奇和壮美。三、四两句写夜宴。夜宴中,诗人以瑶席宴来比喻友人,以玉京吟来形容自己的诗意。“烛晃垂罗幕”,形象地刻画出宴会中蜡烛摇曳,罗幕下垂的情景,而“香寒重绣衾”则写出了室内温暖的氛围。五、六两句写相思。诗人在思念友人的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相思不相访”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无奈。最后两句写烟月。“烟月剡溪深”描绘出夜晚剡溪两岸烟波浩渺、月光朦胧的美丽景象,使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全诗以清景起兴,通过对剡溪之夜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