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鸿来日,堪惊却背秦。
天遥三楚树,路远两河人。
旅梦难归隐,吟魂不在身。
霜台欹冠豸,赖许往来频。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已是鸿来日”
  • 注释:指时间已到,意味着秋天已经结束。
  • 译文:已经是秋末的时节。
  1. “堪惊却背秦”
  • 注释:“却”表示转折,“秦”是地名,这里指的是诗人所在的地点离秦国(古代的一个强国)较远。
  • 译文:令人吃惊的是,我竟然要离开秦国,前往远方。
  1. “天遥三楚树”
  • 注释:三楚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地区,位于今天的湖北省一带,因楚国而得名。
  • 译文:天空辽阔,远处可以看到楚国的树木。
  1. “路远两河人”
  • 注释:两河通常指黄河和淮河,这里用来代指中国北方的河流。
  • 译文:道路遥远,穿越的是北方的河流。
  1. “旅梦难归隐”
  • 注释:指远离家乡,在外漂泊。
  • 译文:旅途中的梦想很难实现回归故乡的愿望。
  1. “吟魂不在身”
  • 注释:吟诗作赋的灵魂不在身躯之中。
  • 译文:虽然身体在旅途中,但内心的诗意和情感依然萦绕心头。
  1. “霜台欹冠豸”
  • 注释:霜台指高官显位的地方,豸是古代官员的一种头饰。
  • 译文:在高位上,我倾斜着帽子,象征着对国家的忠诚。
  1. “赖许往来频”
  • 注释:赖表示依赖,许是允许的意思,往来指的是频繁往返。
  • 译文:幸好国家允许我频繁地来往,表达我对国家的忠诚。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家国、对国家忠诚以及个人情感的复杂体验。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如“天遥三楚树”、“路远两河人”,展现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对故土的思念。同时,“旅梦难归隐”、“吟魂不在身”等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无奈,反映了他身处异地仍心系故乡的情感。最后,“霜台欹冠豸”一句则体现了诗人在政治上的坚持与忠诚,即使在高位也不忘对国家的忠贞不渝。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崇高的情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