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去双来日已频,只应知我是江人。
对欹雪顶思寻水,更振霜翎恐染尘。
三楚几时初失侣,五陵何树又栖身。
天然不与凡禽类,傍砌听吟性自驯。

【注释】

亲仁里:作者居住的地方。双鹭:指双飞的白鹭,这里暗指作者自己的形象和志趣。只应知我是江人:只应该知道我是江南的人。对欹(qī)雪顶思寻水:对着斜倚着的雪顶思考着找水喝。更振霜翎恐染尘:还要振翅飞翔以避开尘土。三楚:指长江中下游一带。几时初失侣:什么时候第一次失去了同伴?五陵:指长安附近的五个山陵。何树又栖身:什么地方又有栖息之所?

【赏析】

这首七绝,是写诗人隐居生活的闲适、自得。

第一句写诗人与白鹭相依为命,日日相伴,形影相随,十分亲密。“双去双来”形容白鹭的频繁往返,表现了它们之间的默契关系;“只应知我是江人”则点出自己的身份。

第二句紧承上句而来,用反说手法,写出诗人对自己身份的自豪:“只应知我是江人”,因为江人熟悉水性,所以诗人可以自由自在地在江面上捕鱼捉蟹,而不会有什么危险;而“只应知”也含有“只该”之意,即我本来就该是这江上的一员,这是对自己身世的一种自信和自豪。

第三句“对欹(qī)雪顶思寻水”是说诗人面对着斜倚着的雪顶思考着寻找水源。这句诗写诗人面对恶劣的环境,仍然能够保持冷静和镇定,表现出诗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

第四句“更振霜翎恐染尘”则是说白鹭要飞到高处去寻找水源,以免沾染尘埃。这里的“更”字,表明了诗人内心的激动和兴奋,同时也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之情。

第五句“三楚几时初失侣”中的“三楚”指的是长江中下游一带,而“初失侣”则是指曾经失去过同伴。这里的“几时”表示不确定的时间,而“初失侣”则表示曾经经历过的一段艰难困苦的日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的怀念和对于未来的期待。

第六句“五陵何树又栖身”,其中的“五陵”指的是长安附近的五个山陵,而“栖身”则是指生活、工作等。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憧憬和对于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天然不与凡禽类,傍砌听吟性自驯”则是说白鹭天生就具有高雅的气质和独特的韵味,它不需要刻意追求什么就可以展现出其内在的美。而“傍砌听吟性自驯”则是指白鹭善于模仿人类的语言和行为,因此它能够更好地融入人类社会并成为人们的朋友。

这首诗通过描绘白鹭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征,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自豪感和对自然的喜爱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对于生活的深深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