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入杏花尘,晴江一看春。
菰蒲虽似越,骨肉且非秦。
曲岸藏翘鹭,垂杨拂跃鳞。
徒怜汀草色,未是醉眠人。

春游曲江

误入杏花尘,晴江一看春。

菰蒲虽似越,骨肉且非秦。

曲岸藏翘鹭,垂杨拂跃鳞。

徒怜汀草色,未是醉眠人。

注释:

  1. 误入杏花尘:形容春天的景色如同被杏花的香气所迷住,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仙境。
  2. 晴江一看春:在晴朗的江面上欣赏春天的景色,心情愉悦。
  3. 菰蒲(gu pú):一种水生植物,生长在池塘或河流中。
  4. 骨肉:这里指人的身体或精神,表示与亲人、朋友之间的深厚感情。
  5. 曲岸:曲折的河岸。
  6. 翘鹭:翘起翅膀的白鹭,形象生动。
  7. 垂杨:垂柳,一种常见的树木,常用于描写春天的景色。
  8. 拂跃鳞:水面上鱼儿跳跃的景象。
  9. 徒怜汀草色:只是可怜那些汀洲上的野草,它们的颜色并不鲜艳,但依然保持着生命的活力。
  10. 未是醉眠人:不是那种沉溺于酒色之中,无法自拔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春天的美好画面展现得淋漓尽致。首句“误入杏花尘,晴江一看春”以杏花为引子,引出了春天的美景。接着第二句“菰蒲虽似越,骨肉且非秦”则巧妙地将春天的生机勃勃与故乡的自然风光联系起来,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第三句“曲岸藏翘鹭,垂杨拂跃鳞”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翘鹭和跃鳞都成为了春天的象征。最后一句“徒怜汀草色,未是醉眠人”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以及对那些无法享受春天美景的人们的关注。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