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丝穿露珠帘冷,百尺哑哑下纤绠。
远翠愁山入卧屏,两重云母空烘影。
凉簪坠发春眠重,玉兔煴香柳如梦。
锦叠空床委堕红,飔飔扫尾双金凤。
蜂喧蝶驻俱悠扬,柳拂赤栏纤草长。
觉后梨花委平绿,春风和雨吹池塘。

【注释】

红丝:指红色的丝绳。

纤绠:指井上的绳索,也比喻细小的绳索。

云母:指云母石,一种矿物,呈片状,有美丽的纹理和光泽。

煴(yūn):温暖,和暖。

锦叠:用彩色丝织品做的褥子。

飔(sī):微风吹动草木的声音。

双金凤:指两朵金色的凤凰花。

梨叶:梨花。

委平绿:形容柳叶平展如绿草。

吹池塘:春风拂面、细雨洒落于池塘的情景。

【译文】

红色的丝绳穿过露珠帘,寒冷清冷,百尺井上垂下了细长的绳索。

远处青山如愁,映入卧屏,两重云母屏风,空荡地烘托着影子。

清凉的发簪坠在地上,春眠重重,玉兔温暖,柳条像梦幻一样摇曳。

锦缎铺成的床榻空无一物,只有红色落下的花瓣,在风中飘舞,扫过尾翼,一双金色凤凰花。

蜂儿嗡嗡叫,蝴蝶翩翩飞,柳树轻抚着红色的栏杆,长满了柔软的小草。

醒来之后看见满地的梨花,平铺的绿色,春风和细雨吹拂着池塘。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小诗,全诗以“春”为主线贯穿全文。首联写春寒,颔联写春色,颈联写春光,尾联写春意。整首诗以春为线索,描绘了春日的美景。

首句“红丝穿露珠帘冷”,点明时间是春天;“穿露珠帘冷”,说明春寒料峭。“红丝”指的是红色的丝线,用来系住窗户上的纱窗。“露珠”是指清晨的露水,晶莹剔透。“帘”是纱质的窗扇,用来遮挡外面的风雨。“冷”,是描写室内的温度。这句写早晨,天刚亮的时候,诗人被窗外的景色惊醒,看到外面一片冰天雪地的景象。“百尺哑哑下纤绠”,意思是说窗外的井绳垂到地上,声音“哑哑”的。“百尺”是虚数,形容井绳很长,“哑哑”是模拟井绳下垂时发出的声响。“纤绠”指的是井上的绳索。“下”,是动词,表示下垂的动作。“纤绠”,指的是细小的绳索。这一句写的是早晨时分,诗人被窗外的风景唤醒,看到外面的景色。“远翠愁山入卧屏,两重云母空烘影。” 这两句写的是远山和云母石头的影子,都进入到了卧屏之中。“远翠愁山入卧屏”,意思是说远方的山峦被笼罩在薄雾之中,就像是一个含羞的女子,低头不语。“两重云母空烘影”,意思是说云母石头的纹理清晰可见,就像是两个镜子,将天空中的云朵照得清清楚楚。这两句写的是早晨的景象,远山的轮廓被薄雾笼罩,仿佛一个害羞的女子低下头去,云母石头的纹理清晰可见,就像是两个镜子。这两句诗通过描绘早晨的景象来表达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第三联“凉簪坠发春眠重”,写的是春天的夜晚,人们喜欢睡觉,因为春天的天气比较宜人。“凉簪坠”,指的是夏天的晚上,天气炎热,人们喜欢把头发扎起来。“坠”的意思是下垂,在这里形容头发垂下的样子。“春眠重”,意思是春天的睡眠特别长。这两句写的是春天的夜晚,人们喜欢睡觉,因为春天的天气比较宜人。这两句诗通过对春天夜晚的描述来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第四联“玉兔煴香柳如梦”,写的是春天的早晨,当阳光照进房间时,柳条仿佛变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玉兔”,指的是月亮,因为古代传说兔子是月亮上的生物。这里借代月亮。“煴”,是温暖的字,意思是温暖的气息。“香柳如梦”,意思是说柳条仿佛变成了一副美丽画卷,让人陶醉其中。这两句写的是春天的早晨,当阳光照进房间时,柳条仿佛变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这两句诗通过描绘春天的场景来表达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第五联“锦叠空床委堕红,飔飔扫尾双金凤”。这两句写的是春天的中午,太阳高悬在空中,光芒四射。“锦叠”,指的是五彩缤纷的地毯或床单。“空床”,指的是空空的床。“委堕红”,意思是说床上铺着红色的地毯或者床单。“飔飔”,是模拟微风的声音。“扫尾双金凤”,意思是说两只金色的凤凰鸟在微风中翩翩起舞,翅膀扫过尾部。这两句写的是春天午后的景象,阳光照耀着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这两句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来表达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第六联“蜂喧蝶驻俱悠扬”,“蜂喧”指的是蜜蜂在花丛中忙碌的身影,“蝶驻”指的是蝴蝶停留在花朵上的身影。“皆悠扬”,意思是说它们都在翩翩起舞。这两句写的是蜜蜂和蝴蝶在花丛中忙碌的画面,它们都翩翩起舞,充满了生机活力。这两句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来表达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第七联“柳拂赤栏纤草长”,“柳拂”指的是柳树轻轻拂动着栏杆,“赤栏”指的是红色的栏杆。“纤草长”,指的是纤细的草地生长得非常茂盛。这两句写的是柳树轻轻拂动着栏杆,细腻的草地生长得非常茂盛。这两句诗通过对春天场景的描绘来表达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第八联“觉后梨花委平绿,春风和雨吹池塘”,这两句写的是醒来之后所见之景,梨花开得正盛,覆盖了整个池塘,微风拂面、细雨洒落于池塘的情景。这两句写的是醒来之后所见之景,梨花盛开得正旺盛,覆盖了整个池塘,微风拂面、细雨洒落在池塘之中。这两句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来表达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整首诗以春为主题,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来表达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观察力,将春天的自然景观描绘得栩栩如生,给人以美的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