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丝作线难胜针,蕊粉染黄那得深。
玉白兰芳不相顾,青楼一笑轻千金。
莫言自古皆如此,健剑刜钟铅绕指。
三秋庭绿尽迎霜,惟有荷花守红死。
庐江小吏朱斑轮,柳缕吐芽香玉春。
两股金钗已相许,不令独作空成尘。
悠悠楚水流如马,恨紫愁红满平野。
野土千年怨不平,至今烧作鸳鸯瓦。
【注释】
藕丝:藕。
蕊粉:花蕊的粉末。
玉白兰芳:比喻兰花的美。
健剑刜钟:宝剑,剑锋锐利如钩,喻剑。铅绕指:用铅铸成的兵器缠绕在手指上,比喻被束缚。
朱斑轮:车轮涂成红色。
柳缕:形容柳条细长柔软。
香玉春:形容柳树吐露出新芽的香味,像玉石一样清新。
金钗:古代妇女用来装饰头发的金色首饰。
悠悠:长久的样子。
楚水流:指长江水。
鸳鸯瓦:古代建筑中用于覆顶的一种瓦,形似鸳鸯。
【赏析】
《懊恼曲》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属于乐府诗体。这首诗以物拟人,借咏莲抒发感慨,表达了一种对人生、社会和命运的深刻思考。全诗以“懊恼”为基调,通过描绘莲的不同姿态和特点,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命运的思考。
首句“藕丝作线难胜针”,形象地描绘了莲茎细长柔弱,难以承受重物的意象。这暗示了作者的人生之路充满了曲折和艰难,需要不断克服困难才能前行。
第二句“蕊粉染黄那得深”则进一步强调了莲的颜色变化,从浅到深,象征着生活的丰富多彩与变幻莫测。这反映了作者对于生活的态度,既欣赏其美好,又忧虑其无常。
第三、四句“玉白兰芳不相顾,青楼一笑轻千金”通过对比莲花与兰花的美,揭示了作者对美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莲花虽然美丽,但地位低下,不能与兰花相提并论,而青楼女子的笑容更显得珍贵。这反映了作者对权力、金钱与地位的向往与担忧。
第五、六句“莫言自古皆如此,健剑刜钟铅绕指”则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反思。他认为自古以来,许多人都在权力、金钱的诱惑下迷失了自己,如同宝剑被缠满铅一样。这反映了作者对于人性弱点的观察和批评。
第七、八句“三秋庭绿尽迎霜,惟有荷花守红死”则通过描绘荷叶在秋风中凋零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的感慨。他感叹只有荷花坚守着自己的颜色,直到生命终结也不改变。这反映了作者对于坚持信念与毅力的赞美。
第九、十句“庐江小吏朱斑轮,柳缕吐芽香玉春”则通过描绘庐江小吏的形象,以及柳树的新芽,展示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这反映了作者对于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第十一、十二句“两股金钗已相许,不令独作空成尘”则通过比喻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于爱情的看法。他认为真正的爱情不应该只是一方付出,而应该是双方平等的。这反映了作者对于爱情公平性的追求。
尾联“悠悠楚水流如马,恨紫愁红满平野”则是对前文的总结与升华。它通过对楚水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命运的担忧与忧虑。他看到楚水之广阔无边,联想到国家的疆域也如此广大,却仍然面临着种种困境与磨难。这反映了作者对于国家前途的担忧。
整首诗以莲为载体,通过咏莲来抒发感慨,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社会和命运的深刻思考。它既有对美的赞美,也有对权力、金钱与地位的讽刺;既有对坚持信念与毅力的赞美,也有对爱情公平性的呼吁;既有对国家前途的担忧,也有对民族振兴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