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抱衰疾,不起茂陵间。
夕临诸孤少,荒居吊客还。
遗文禅东岳,留语葬乡山。
多雨铭旌故,残灯素帐闲。
乐章谁与集,垄树即堪攀。
神理今难问,予将叫帝关。

【注释】

哭张籍司业:悼念张籍(字工部)司业。

先生抱衰疾,不起茂陵间:您怀抱着衰弱的病体,不能在长安城里久留。茂陵,指汉文帝刘恒陵墓。

夕临诸孤少,荒居吊客还:傍晚我来到您的住处,看望孤儿寡母,安慰客人。

遗文禅东岳,留语葬乡山:您留下的诗文要被送到泰山顶上,请把您安葬于家乡的山岗。

多雨铭旌故,残灯素帐闲:因天时多雨,所以您灵枢的碑文和旗幡都显得有些旧了,而您生前所住的简陋的房屋里,只有一盏残破的油灯,显得十分寂寞。

乐章谁与集,垄树即堪攀:谁能写出悲歌挽词来?坟墓周围的树木已经长得很高,可以登攀了。垄,坟墓四周的土地;树,指坟墓周围的树木,也指坟上的松柏等。

神理今难问,予将叫帝关:神明的道理现在无法再询问了,我将呼唤上天之门。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因避乱从蜀入渝,途中经奉节、云安、忠州等地,到云阳遇张籍时所作。

诗题中的“哭”,当是哀悼之意,但诗人并没有直接说自己的哀伤,而是通过写张籍的遭遇和死状,间接地表达了自己的哀思。

首联“先生抱衰疾,不起茂陵间”,写张籍因病不起而去世。这里用“抱衰疾”三字来形容张籍,意谓他身患重病,无力起床。“不起茂陵间”,则表明其死非寻常之疾,而是重病。这一句为全诗定下了悲凉的气氛基调。

颔联“夕临诸孤少,荒居吊客还”,写诗人去张籍家吊唁。诗人傍晚来到张籍家中,只见孤儿寡妇,无依无靠;而那些来吊唁的客人,也一个个离去,留下空寂冷清的居室,令人感到凄凉。这一句既交代了诗人吊唁的时间和地点,又渲染了丧事之惨,进一步烘托出诗人的悲伤心情。

颈联“遗文禅东岳,留语葬乡山”,写张籍的遗言。张籍临终之前,留下了遗书和诗句,说要把这些文字送到泰山顶上,让神仙为他诵念,让他的灵魂得到安宁。同时他还吩咐说要把他的棺材埋在家乡的山冈上,以表示他对故乡的眷恋之情。这两句既是对张籍的追忆之辞,也是对自己悼念的表白。

尾联“多雨铭旌故,残灯素帐闲”,写诗人看到张籍灵柩上的铭文和灵堂上的帷帐都已显得旧态斑斑,不禁感慨万分。这里用“故”、“闲”二字形容铭文、帷帐之老旧,暗示了张籍离世已久,而自己却还在世间奔波劳碌,感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这两句既表达了自己的悲伤之情,又流露出一种无奈之感。

这首诗语言简拙,但内涵丰富。诗人通过对张籍一生的回顾,表达了对这位伟大作家的深切怀念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状况,以及人们对于死亡和命运的不同态度和感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