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此道宫,层台复倚空。
偶时三伏外,列席九霄中。
平视云端路,高临树杪风。
自怜荣末座,前日别池笼。
和段相公登武担寺西台
清净此道宫,层台复倚空。
偶时三伏外,列席九霄中。
平视云端路,高临树杪风。
自怜荣末座,前日别池笼。
注释:
清净 此道宫:此处的“道”指道教。清净是道教的一种修行方式,意为清静无为、远离尘世烦恼。
层台复倚空:层台指的是层层叠叠的楼阁,倚空则是指楼阁仿佛悬于空中,给人一种高耸入云的感觉。
偶时三伏外:这里的“三伏”是指夏季最热的三个时段,即初伏、中伏和末伏。偶时表示偶尔、偶然的意思。意指在炎热的夏季偶尔有机会来到这里避暑。
列席九霄中:列席是参加宴会的意思,九霄是形容天空极高的地方。意指有幸来到这高处,与天上的神仙一同聚会。
平视云端路:平视是直视的意思,云端路指的是云层上方的道路。意指从地面直视云层上方的道路。
高临树杪风:高临是站在高处的意思,树杪是指树梢。风则是指风吹过树梢的景象。意指站在高处,感受着风吹过树梢带来的凉意。
自怜荣末座:自怜是自我怜悯的意思,荣末座则是指地位较低或者不受重视的位置。意指自己虽然身处低微之地,但仍然感到惋惜和不安。
前日别池笼:前日表示过去的某个日子,池笼则是指池塘或鸟笼。意指过去曾经有过一段美好的时光,如今已经分别,让人不禁感慨万分。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人通过描绘武担寺西台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全诗以清幽的环境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同时,诗中的一些意象还暗示了诗人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变化,使其作品具有了更深的含义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