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门高处天,一望几悠然。
白浪过城下,青山满寺前。
尘光分驿道,岚色到人烟。
气象须文字,逢君大雅篇。

【注释】

东门:寺名。普救寺,在今河南洛阳县东南四十里。赵校书:赵嘏。

题:写题。

普救寺:位于河南登封市嵩山南麓,始建于北魏孝昌三年(527年),唐代改名为大福先寺,宋元丰二年(1079年)改称普济寺,明初重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改为今名。

【赏析】

诗中描绘了普救寺的壮丽景色和宏伟建筑,以及诗人与赵校书之间的友谊。

首联“东门高处天,一望几悠然”。诗人站在寺门前,仰望天空,只见远处的蓝天如同一幅巨大的画卷。这让我想起了《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景象。而眼前的景色更加壮观,仿佛让人置身于仙境之中。

颔联“白浪过城下,青山满寺前”。诗人继续观察,发现城下的白浪滚滚而来,而寺前的青山郁郁葱葱。这让我想起了李白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情壮志。同时,我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

颈联“尘光分驿道,岚色到人烟”。诗人进一步观察周围的环境,发现尘土飞扬的道路被分割开来,而远处的山峦则笼罩着一层淡淡的雾气。这让我想起了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诗句,同时也感受到了自然的宁静和祥和。

尾联“气象须文字,逢君大雅篇”。诗人最后感叹道,这里的气势和景象需要通过文字来表达出来,而赵校书则是这方面的大师。这让我想到了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气概。同时,我也感受到了文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独特眼光和独特表达方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