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羯乱中夏,銮舆忽南巡。
衣冠陷戎寇,狼狈随风尘。
豳公秉大节,临难不顾身。
激昂白刃前,溅血下沾巾。
尚书抱忠义,历险披荆榛。
扈从出剑门,登翼岷江滨。
时望挹侍郎,公才标缙绅。
亭亭昆山玉,皎皎无缁磷。
顾惟乏经济,捍牧陪从臣。
永愿雪会稽,仗剑清咸秦。
太皇时内禅,神器付嗣君。
新命集旧邦,至德被远人。
捧册自南服,奉诏趋北军。
觐谒心载驰,违离难重陈。
策马出蜀山,畏途上缘云。
饮啄丛箐间,栖息虎豹群。
崎岖凌危栈,惴慄惊心神。
峭壁上嵚岑,大江下沄沄。
皇风扇八极,异类怀深仁。
元凶诱黠虏,肘腋生妖氛。
明主信英武,威声赫四邻。
誓师自朔方,旗帜何缤纷。
铁骑照白日,旄头拂秋旻。
将来荡沧溟,宁止蹴昆仑。
古来有屯难,否泰长相因。
夏康缵禹绩,代祖复汉勋。

诗句:胡羯乱中夏,銮舆忽南巡。 衣冠陷戎寇,狼狈随风尘。

译文:胡人叛乱使中原陷入混乱,皇帝突然南下巡视。文官武士都陷入了战火之中,他们像风中的尘土一样四处逃散。

注释:“胡羯乱中夏”中的“胡羯”指代北朝时期入侵的少数民族,“乱中夏”形容当时国家的混乱局面。“銮舆忽南巡”中的“銮舆”指的是皇帝的车驾,“南巡”表示皇帝南下巡视。“衣冠陷戎寇,狼狈随风尘”描绘了文武百官在战乱中陷入困境,只能随波逐流的情景。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动荡不安和人民生活困苦的深切关切。诗中的“胡羯乱中夏”直接描述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给中原带来了混乱,而“銮舆忽南巡”则展现了皇帝的南行是为了安定民心,恢复国家秩序。“衣冠陷戎寇,狼狈随风尘”形象地描绘了文官武将在战乱中的无助状态,体现了诗人对这种社会现实的深刻同情。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国家动荡和个人遭遇的描述,传达了对和平时代的渴望和对国运的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