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经千纸得为僧,麈尾持行不拂蝇。
古塔月高闻咒水,新坛日午见烧灯。
一双童子浇红药,百八真珠贯彩绳。
且说近来心里事,仇雠相对似亲朋。

这首诗的作者是元稹,他是一位唐朝时期的诗人。他的诗风格独特,善于使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使得读者能够更容易地理解他的诗意。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诵经千纸得为僧,麈尾持行不拂蝇。
    译文:诵读千卷佛经才能成为僧人,手持拂尘行走却不打扰苍蝇。
    注释:诵经指的是虔诚地诵读佛教经典,千卷则表示很多卷,这里指大量的佛教经文。僧人是指出家修行的人,麈尾是僧侣常用的拂尘,用来清扫身上的尘埃,这里用来形容僧侣的生活状态。拂蝇意为清理身边的小昆虫,避免它们干扰自己的修行。

  2. 古塔月高闻咒水,新坛日午见烧灯。
    译文:古老的寺庙在月光下听闻诵经声,崭新的祭坛在阳光下看见焚烧的灯笼。
    注释:古塔指历史悠久的寺庙建筑,月高则指月亮很高,这里指夜晚的月光照亮了寺庙。咒水是指诵经时念出的经文声,这里形容夜晚诵经的声音清晰可闻。新坛指新建的祭坛,日午则指的是中午时分。这里形容中午阳光下的祭祀活动。

  3. 一双童子浇红药,百八真珠贯彩绳。
    译文:一群小童正在浇水准备药材,众多珍珠串连成五彩缤纷的绳子。
    注释:童子是指年轻的男孩或女孩,这里泛指年轻的人。浇红药用来形容孩子们在浇水准备药材的场景。百八真珠指的是无数的珍珠,这里形容珍珠数量之多。贯彩绳则是把珍珠串连起来,形成五彩缤纷的绳子。

  4. 且说近来心里事,仇雠相对似亲朋。
    译文:暂且谈论近来心里的事情吧,仇敌相对就像是亲人一般。
    注释:仇雠是对敌对者的一种称呼,相对则是面对面的意思。这里表达了诗人与仇敌虽然有过矛盾,但在某种情况下也能像亲人一样和平共处。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诵经、持尘和祭祀等活动,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佛教场景。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僧人诵经、洒药、祭祀等生活细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豁达。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和启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