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看春尽此江濆,花自飘零日自曛。
空有慈悲随物念,已无踪迹在人群。
迎秋日色檐前见,入夜钟声竹外闻。
笑指白莲心自得,世间烦恼是浮云。
【注释】
五看:五度观赏。濆,山的弯曲之处。日自曛:太阳在天空落下,天色昏暗。慈悲:对一切生灵都怀有怜悯之心。随物:随顺万物。迹:踪迹。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唐大历四年(769)秋作客荆州时赠给天卿寺神亮上人的。
首联:“五看春尽此江濆,花自飘零日自曛。”
意思是说:五度观赏春天已尽,这里江水波涛滚滚,花自飘零,太阳自黄昏时分落去。
这两句写出了诗人流寓江陵的孤寂之情与岁月流逝之叹。“五看”即五度观赏。诗人五次来到江陵,每次所见都是一片衰败凋零的景象,于是感叹时光易逝,春光不再。而此时正值初冬,花自飘零,日自曛昏,更加增添了几分萧瑟之感。
颔联:“空有慈悲随物念,已无踪迹在人群。”
意思是说:心中虽然怀有对众生的慈爱之心,但如今却已经没有踪影可寻了。
这里的“慈悲”是指佛家所说的悲悯心,也即同情心和仁爱之心。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他对于众生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关注,同时也反映了他因流寓异乡、身世飘零而带来的孤独与寂寞之情。然而,这种慈悲之心却已无法再回到人群中去了。诗人用“空有”一词,表示出他对这种慈悲之心的无奈与失落。同时,“已无踪迹在人群”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
颈联:“迎秋日色檐前见,入夜钟声竹外闻。”
意思是说:迎接秋天的阳光在屋檐前照射下来,夜晚的钟声在竹林外回荡着。
这里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日景象。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将阳光、秋风和钟声三种自然元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同时,这些元素也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阳光象征着温暖与希望,秋风代表着季节更迭与岁月的变迁,而钟声则传递着宁静与安宁。这三者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世界。
尾联:“笑指白莲心自得,世间烦恼是浮云。”
意思是说:我笑着指向那盛开的白莲说道,内心是多么的自在啊!世间的烦恼就像那些浮云一样,转瞬即逝。
这里诗人运用了一种比喻手法,将白莲比作自己的心灵。他说自己的内心是多么的自在啊!这是因为他已经超脱了世俗的纷扰和烦恼,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高度自由。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世间琐事的看法。他认为世间的烦恼就像那些浮云一样,它们来来去去,转瞬即逝,不会留下任何痕迹。因此,他不必为这些琐碎的事情所困扰,可以保持一颗平静的心。
整首诗以写景起兴,通过对大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了诗人的情怀。诗人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的感悟和追求。他既赞美了自然的美好景色,又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愉悦与满足。这种情感表达方式既具有艺术性,又富有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