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晨令节共陶陶,风景牵情并不劳。
晓日整冠兰室静,秋原骑马菊花高。
晴光一一呈金刹,诗思浸浸逼水曹。
何必销忧凭外物,只将清韵敌春醪。
【注释】
1)嘉晨令节:美好的早晨,令节,指重阳节。陶陶:快乐的样子。
2)风景牵情并不劳:风景牵动着诗人的情感,但并不要花费心思去想它。
3)晓日整冠兰室静:清晨的阳光照在头上,整理好帽子走进兰花香气扑鼻的居室中感到宁静。
4)秋原骑马菊花高:在秋天的原野上骑着马欣赏盛开的菊花。
5)晴光一一呈金刹:晴朗的阳光一道一道地照射在金光闪闪的佛塔上。
6)诗思浸浸逼水曹:沉浸在诗的情趣中,像水流一样源源不断。
7)清韵:清美的音乐和诗歌。
8)清韵敌春醪:用清美的音乐和诗歌来消愁。
9)外物:外界的事物。
【赏析】
这是一首写重阳节日的诗,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第一句“嘉晨令节共陶陶”。重阳节为农历九月初九,古人有重阳饮菊花酒、登高赏菊的风俗。《南史·陆厥传》:“九月九日,无食兼旬,遇此不欲人知。”唐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是重阳节作于洛阳(时作者在东都任司门员外郎)。首句“嘉晨”表明是美好的早晨。“令节”即良节。“共陶陶”即一同欢乐,欢庆之意。这句说美好的早晨良节一起庆祝,人们心情愉快。
次句“风景牵情并不劳”。风景牵动着诗人的情感,但并不需要费尽心思去想它。“风景”即景色;“牵情”,引起情思;“不劳”,用不着费力。这里以景起兴,由景物触发情感。这一句说,眼前美好的景色牵动了作者的情感,但是并不需要费尽心思去想它。
第三句“晓日整冠兰室静”,清晨的阳光照在头上,整理好帽子走进兰花香气扑鼻的居室中感到宁静。“晓日”指黎明之时的阳光;“整冠”指整理好帽子;“兰室”指香花满室,芬芳袭人的居室;“静”指安静。这句说清晨时分阳光照射在头上,整理好帽子走进香气扑鼻的居室中感到宁静。
第四句“秋原骑马菊花高”。“秋原”指秋天的原野;“骑马”指骑马在原野上奔驰;“菊花高”指菊花盛开的高高地在秋风中摇曳。这句说在秋天的原野上骑马驰骋在菊花盛开的地方。
第五句“晴光一一呈金刹”。“晴光”指晴好的阳光;“一一”是数词,表示每一点的意思;“金刹”,佛教建筑,梵语音译,意为佛塔。这句说灿烂的阳光照耀着金光闪闪的佛塔。
第六句“诗思浸浸逼水曹”。“诗思”指诗人的诗思;“水曹”指古代官署名,主管水利。“浸浸”,形容水流声,这里比喻诗人的诗思像水流那样源源不断。这句说诗思像水流一样源源不断。
最后一句“何必销忧凭外物”。外物是客观存在的事物。这句说没有必要借助于外界的事物来排遣忧愁。“清韵”指清新美妙的音乐和诗歌;“清韵敌春醪”指用清新美妙的音乐和诗歌来消愁。“敌”是抵挡的意思,这里用作比拟。这句说没有必要凭借外界事物来消愁解忧,只需用清新美妙的音乐和诗歌来消愁解忧。
全诗通过对重阳节景象的描写和内心体验的抒发,表达了作者乐观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