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赜希微理,知将静默邻。
坐忘宁有梦,迹灭示凝神。
化蝶诚知幻,徵兰匪契真。
抱玄虽解带,守一自离尘。
寥朗壶中晓,虚明洞里春。
翛然碧霞客,那比漆园人。
《无梦吟》
至人无梦,已赜希微理。知将静默邻,坐忘宁有梦?迹灭示凝神;化蝶诚知幻;徵兰匪契真。抱玄虽解带,守一自离尘。寥朗壶中晓,虚明洞里春。翛然碧霞客,那比漆园人。
注释:
- 至人:指达到最高境界的人。
- 无梦:没有梦境。
- 已赜希微理:已经洞察了微妙的真理。
- 知将静默邻:知道将要安静地陪伴着它。
- 坐忘宁有梦:坐着发呆,也许不会有梦。
- 迹灭示凝神:踪迹消失,表示专注心神。
- 化蝶诚知幻:化成蝴蝶,确实知道是虚幻。
- 徵兰非契真:寻找兰花,并不符合真实。
- 抱玄虽解带:抱着玄学虽然解开束缚(意指解脱)
- 守一自离尘:守护一心,自然远离尘世。
- 寥朗壶中晓:在空旷的壶中迎来了黎明。
- 虚明洞里春:在洞穴内看到春天的景象,形容洞中有光。
- 翛然碧霞客:潇洒自如,如同飘浮在青霞中的仙人。
- 那比漆园人:哪能比得上古代隐士漆园先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志之作,表达了作者追求高远境界、超脱世俗的思想情怀。全诗以“至人”为题,通过描绘至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展现了其对道家思想的理解和应用。
首联“至人无梦”,点明了诗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至人无梦,即达到一种超越物质欲望的精神境界。这种境界并非遥不可及,而是通过修行和修炼逐渐实现的。至人的心境宁静、淡泊,不为外界纷扰所动,专注于内心的修炼和探索。
颔联“已赜希微理,知将静默邻”,进一步阐述了至人对道理的领悟和对生活的把握。他们洞察了世间万物的微妙规律,懂得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安宁。这种领悟并非空洞的理论,而是通过实际行动和体验得到的感悟。
颈联“坐忘宁有梦,迹灭示凝神”,进一步描绘了至人的生活状态。他们虽然身处尘世之中,但内心却如同清泉般清澈透明,不被世俗所迷惑。他们通过“坐忘”的方式,忘却了一切杂念和烦恼,达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而“迹灭”则意味着他们不再追求功名利禄等外在之物,只关注内心的修养和提升。
尾联“化蝶诚知幻,徵兰匪契真”,进一步探讨了至人对现实的认知和态度。他们认为世界充满了变化和无常,但正是这种变化才使得生命变得丰富多彩。因此,他们选择相信并接受现实的存在,而不去追求不切实际的梦想和目标。同时,他们也明白寻找真正的价值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不断地思考和探索才能找到答案。
末联“抱玄虽解带,守一自离尘”,总结了全诗的主题。抱玄指的是抱持道家思想或哲学观念,虽然看似轻松自如,实际上却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毅力。守一则是指坚守自己的信仰和信念不变,不受外界干扰和诱惑。这两者结合起来,就是追求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人生境界。而“自离尘”则意味着这种境界超越了世俗的利益和欲望,达到了一种自由自在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至人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他们对道家思想的理解和应用,同时也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这种态度和价值观对于现代人来说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