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居处所,野烧几为灰。
若有吟魂在,应随夜魄回。
地宁销志气,天忍罪清才。
古木霜风晚,江禽共宿来。

【解析】

这是一首题壁诗。贾岛是唐代诗人,字阆仙,人称“推敲诗人”。这首诗是他游历贾岛故居时写的。

第一句“先生居处所”,交代了题壁的对象和背景,即贾岛的故居。第二句“野烧几为灰”表明贾岛的故居已经废弃很久了,野火焚烧,只剩下几堆灰烬。第三句“若有吟魂在,应随夜魄回”表达了作者对贾岛的敬仰之情。第四句“地宁销志气,天忍罪清才”表达了作者对贾岛的同情之情。第五句“古木霜风晚,江禽共宿来”表达了他登临吊古的感慨之情。

【答案】

经贾岛旧居

先生居处所,野烧几为灰。

若有吟魂在,应随夜魄回。

地宁销志气,天忍罪清才。

古木霜风晚,江禽共宿来。

赏析:

诗的前两句写贾岛故居的荒凉,“先生居处所”、“野烧几为灰”,说明贾岛故居已经废弃了很久了,野火焚烧,只剩下几堆灰烬。这几句诗表面上看似平淡,却能引起读者对历史沧桑、兴衰更替的思考,引发人们对于人生和历史的联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后四句是全诗的核心所在。“若有吟魂在,应随夜魄回”,表达了作者对贾岛深厚的崇敬之情;“地宁销志气,天忍罪清才”,表达了作者对贾岛的同情之情;“古木霜风晚,江禽共宿来”,表达了作者的吊古伤今之情。

最后二句,诗人由吊古伤感而转入哲理思考,抒发了自己对人生命运的看法:“地宁销志气,天忍罪清才”。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即使大地安宁,也消磨不了人的壮志豪情;即使天公作证,也难逃一个人的罪责。这里诗人用一个反问句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一个人的命运是由自己掌握的,不能怨天尤人。

整首诗构思巧妙,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