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柳野桥边,行尘暗马前。
秋风来汉地,客路入胡天。
雁聚河流浊,羊群碛草膻。
那堪陇头宿,乡梦逐潺湲。

送人游塞

[注释] 槐柳野桥边,行尘暗马前。——在槐柳成荫的野桥边,行人扬起的尘土遮蔽了马头。秋风来汉地,客路入胡天。——阵阵秋风送来了凉爽,但旅途中却进入了荒凉的北方。雁聚河流浊,羊群碛草膻。——大雁在河面上聚集,河水变得浑浊;而羊群在沙漠中觅食,草地上弥漫着羊膻的气味。那堪陇头宿,乡梦逐潺湲。——怎忍心在山岭之巅过夜,家乡的梦境随着溪水流淌。

译文:

在槐柳成荫的野桥边,扬起的尘土遮蔽了马头。
阵阵秋风送来了凉爽,但旅途中却进入了荒凉的北方。
大雁在河面上聚集,河水变得浑浊;而羊群在沙漠中觅食,草地上弥漫着羊膻的气味。
怎忍心在山岭之巅过夜,家乡的梦境随着溪水流淌。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通过描绘塞外的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展现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关切和不舍。

首句“槐柳野桥边,行尘暗马前”,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画面。槐树和柳树枝叶茂盛,为行人提供了阴凉,而野桥则显得孤独而古老。这里的“行尘”指的是行人扬起的尘土,暗示了旅途的艰辛。而“马前”则表达了对友人即将踏上旅程的祝愿和期待。

“秋风来汉地,客路入胡天。”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塞外的环境。秋风带来了凉意,但同时也带来了离别的凄凉。而“客路入胡天”则意味着友人即将踏上漫长的旅程,穿越荒凉的北方地区。这里的“胡天”通常指代荒凉的北国风光,反映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担忧和不舍。

第三、四句“雁聚河流浊,羊群碛草膻”则具体描绘了塞外的自然环境。大雁聚集在河流上,使河水变得浑浊;而羊群在沙漠中觅食,草地也弥漫着羊膻的气味。这些景象虽然美丽,但也透露出环境的恶劣和生活的艰辛。这里的“雁聚”和“羊群”都是自然景观中的生动形象,而“浊”、“膻”则传达了对这些景象的不满和抱怨。

最后一句“那堪陇头宿,乡梦逐潺湲”则是全诗的情感升华。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担忧。他无法忍受在山岭之巅过夜,因为那里的夜晚会更加寂寞和寒冷。而家乡的梦境则随着溪水的流淌,成为了他心中最美好的回忆和思念。这里的“陇头”指的是山间的小路或小丘,象征着艰难险阻的路途。而“乡梦”则代表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而“潺湲”则描绘了溪水流动的声音,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与前面的“那堪”形成对比。这里的“乡梦”和“潺湲”都传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以及对友人的关心和祝福。

这首诗通过对塞外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关切和不舍。同时,通过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