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月有名子,相知面未曾。
笔精垂壁溜,诗涩滴杉冰。
蜀国从栖泊,芜城几废兴。
忆归应寄梦,东北过金陵。
寄西川惠光大师昙域禅月有名子,相知面未曾。
笔精垂壁溜,诗涩滴杉冰。
蜀国从栖泊,芜城几废兴。
忆归应寄梦,东北过金陵。
注释:
- 禅月有名子:指的是禅宗中的“明月”,常被用来象征清静和智慧。
- 相知面未曾:意指虽然彼此相识但不常见面。
- 笔精垂壁溜:形容书法或绘画作品的笔触流畅如瀑布般倾泻而下。
- 诗涩滴杉冰:形容诗歌内容深刻,情感深沉,如同水滴在坚硬的杉木上凝结成冰。
- 蜀国:指南朝时期蜀地,这里可能指的是蜀中地区,也可能是对某个诗人的尊称。
- 芜城:古地名,可能是作者所在地,也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或人物。
- 东北过大明(金陵):指从北方出发,经过大运河到达南京(今称金陵)。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寄给朋友的信中的诗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深厚的友情,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禅月有名子,相知面未曾”点明了与对方虽已相识但未有机会相见的遗憾。接下来,“笔精垂壁溜,诗涩滴杉冰”两句赞美了对方的书法和诗歌,表现了作者对对方才华的认可与敬佩。第三句“蜀国从栖泊,芜城几废兴”透露了诗人所在之处以及蜀地(可能是作者的故乡或曾经的居所)的一些历史变迁。最后一句“忆归应寄梦,东北过大明(金陵)”则是希望与朋友早日重逢并寄望于共同的未来。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