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翅踏于斯,明君知不知。
域中诗价大,荒外土坟卑。
瘴雨无时滴,蛮风有穴吹。
唯应李太白,魂魄往来疲。

【注释】

“吊杜工部坟”:指杜甫的坟墓。杜甫,字子美,唐代著名诗人。工部,是杜甫的官名。

“鹏翅踏于斯”:以大鹏鸟之翼比喻杜甫的诗才。鹏,即大鹏鸟,传说中最大的鸟。

“明君知不知”:指唐玄宗(李隆基)是否知道杜甫的诗才?

“域中诗价大”:指当时诗坛上,诗的价值很大。域中,指国境内,指唐朝。

“荒外土坟卑”:指杜甫的墓荒凉偏僻,不如中原地区的墓地豪华。

“瘴雨无时滴,蛮风有穴吹”:瘴气雨和蛮族的风吹拂着杜甫的坟墓,使坟墓显得更加荒凉。瘴气,一种有毒的空气,这里指瘴疠之气。瘴雨,指带有瘴气的雨。蛮风,指少数民族的狂风。穴,指山间的洞穴。

“唯应李太白,魂魄往来疲”:只有李白的魂魄能来此徘徊。李白,唐代著名诗人,号称诗仙。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吊念唐代大诗人杜甫而作的。杜甫是唐朝著名的诗人,他的诗篇在唐朝被奉为至宝,传颂至今。然而杜甫死后,坟墓却荒凉不堪,甚至有人怀疑他已死去。所以作者感慨万分,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全诗从杜甫坟墓的状况入手,先写杜甫生前的诗才,然后写其死后的凄凉景象,最后写李白的诗才与杜甫相比更显高超,从而抒发自己的感慨之情。

首句“鹏翅踏于斯”,以大鹏鸟之翼比喻杜甫的诗才,表达了杜甫的诗歌成就非凡、影响深远;次句“明君知不知”,意谓杜甫生前虽备受推崇,但唐玄宗(李隆基)并未真正了解杜甫的才华;第三句“域中诗价大”,意指当时诗坛上,诗的价值很大;第四句“荒外土坟卑”,意谓杜甫的墓地荒凉偏僻;第五句“瘴雨无时滴”,意谓瘴气雨不断洒在杜甫的坟墓上,使得坟墓更加凄凉;第六句“蛮风有穴吹”,意谓少数民族的狂风不断吹打在杜甫的坟墓上,使得坟墓更加凄凉;最后一句“唯应李太白,魂魄往来疲”,意谓只有李白的魂魄才能来此徘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