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辞望苑去,东占洛阳才。
度岭无愁思,看山不懊来。
冥鸿何所慕,辽鹤乍飞回。
洗竹通新径,携琴上旧台。
尘埃长者撤,风月故人杯。
闻道龙门峻,还因上客开。

【解析】

此诗为作者在南郑时所作。诗中表现了作者的羁旅之思、游赏之意,以及归隐之心,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清新可喜。

遥贺:远远地向你祝贺。

西辞望苑去,东占洛阳才。

“望苑”是西汉时期长安城内的一个宫殿名,汉武帝曾在这里居住过,后来成为皇帝休憩之所。“洛阳才”指洛阳的景色和物产。

度岭无愁思,看山不懊来。

“岭”指的是秦岭,位于陕西南部与四川北部交界处。“懊”同“拗”,意为“不顺”。

冥鸿何所慕,辽鹤乍飞回。

“冥鸿”指大雁,传说有一只天鹅,名叫陈宝,它从南海飞往东海。后来这只天鹅又飞回南海,人们称它陈宝。“辽鹤”指北方的一只白鹤。这里用陈宝和白鹤作比,暗寓诗人对南方生活的留恋。

洗竹通新径,携琴上旧台。

“洗竹”即洗竹径,指竹林中的小道;“携琴”即携带着古琴。“上旧台”指登上旧时的亭台楼阁。

尘埃长者撤,风月故人杯。

“尘”指尘世,“长者”是对自己年老的一种谦词,此处代指自己。“风月故人杯”即风月同饮一杯酒,借指朋友相聚共饮。

闻道龙门峻,还因上客开。

“龙门”指传说中的黄河三峡口,相传大禹治水时曾在这里留下足迹。“上客”是说客人,这里指作者自己。

译文:

远行之人向西告别长安的望苑,向东来到洛阳观赏风景。越过秦岭没有忧愁,观赏山色并不烦恼。羡慕那些高飞的大雁,忽然间又回到了北方。清洗竹林穿过一条新的小径,手执古琴登上了旧日的阁楼。尘世的烦恼由我来承担,风月佳景和故友共享。传闻龙门险阻而峻拔,我因此得以重游故地。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流放途中,但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却是对故乡的眷恋之情。首句“西辞望苑去”,点明了地点,交代了时间。第二句“东占洛阳才”,点明了地点,交代了时间。两句之间构成转折关系,既写出了行程的遥远,又写出了心情的复杂。第三、四句写经过秦岭,看到山色美好,并无烦恼。第五、六句写到了友人,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之情。最后两句写听闻龙门山势险要,因而得以重游故乡。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清新可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