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但取河湟,河湟非边疆。
愿今日入处,亦似天中央。
天子寿万岁,再拜献此觞。
【注释】
莫但:不要。河湟:即河湟郡,今青海东部一带。边疆:边境。今日:指入边后的生活。亦似:也像。天子寿万岁:天子祝你长寿。再拜献此觞:再次叩头敬献酒。
【赏析】
《送征夫》是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乐府诗。此诗前两句写征戍之人的思乡之情,后两句则表达了征戍之人对君王的忠心和祝福。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莫但取河湟,河湟非边疆。
愿今日入处,亦似天中央。
天子寿万岁,再拜献此觞。
【注释】
莫但:不要。河湟:即河湟郡,今青海东部一带。边疆:边境。今日:指入边后的生活。亦似:也像。天子寿万岁:天子祝你长寿。再拜献此觞:再次叩头敬献酒。
【赏析】
《送征夫》是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乐府诗。此诗前两句写征戍之人的思乡之情,后两句则表达了征戍之人对君王的忠心和祝福。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始见天地祖出自《效陶》,始见天地祖的作者是:刘驾。 始见天地祖是唐代诗人刘驾的作品,风格是:诗。 始见天地祖的释义是:初见天地之根源。 始见天地祖是唐代诗人刘驾的作品,风格是:诗。 始见天地祖的拼音读音是:shǐ jiàn tiān dì zǔ。 始见天地祖是《效陶》的第16句。 始见天地祖的上半句是: 但使长兀然。 始见天地祖的全句是:但使长兀然,始见天地祖。 但使长兀然,始见天地祖
但使长兀然出自《效陶》,但使长兀然的作者是:刘驾。 但使长兀然是唐代诗人刘驾的作品,风格是:诗。 但使长兀然的释义是:但使长兀然:表示希望长久地保持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或淡泊状态。 但使长兀然是唐代诗人刘驾的作品,风格是:诗。 但使长兀然的拼音读音是:dàn shǐ zhǎng wù rán。 但使长兀然是《效陶》的第15句。 但使长兀然的上半句是:阶下亦种黍。 但使长兀然的下半句是:始见天地祖。
阶下亦种黍出自《效陶》,阶下亦种黍的作者是:刘驾。 阶下亦种黍是唐代诗人刘驾的作品,风格是:诗。 阶下亦种黍的释义是:阶下亦种黍:指在台阶下面也种植黍子,比喻即使是低微的地位也可以自食其力,不依赖他人。 阶下亦种黍是唐代诗人刘驾的作品,风格是:诗。 阶下亦种黍的拼音读音是:jiē xià yì zhǒng shǔ。 阶下亦种黍是《效陶》的第14句。 阶下亦种黍的上半句是: 如求神仙药。
如求神仙药出自《效陶》,如求神仙药的作者是:刘驾。 如求神仙药是唐代诗人刘驾的作品,风格是:诗。 如求神仙药的释义是:寻求长生不老的神仙之药。 如求神仙药是唐代诗人刘驾的作品,风格是:诗。 如求神仙药的拼音读音是:rú qiú shén xiān yào。 如求神仙药是《效陶》的第13句。 如求神仙药的上半句是:谁能记朝暮。 如求神仙药的下半句是:阶下亦种黍。 如求神仙药的全句是:如求神仙药
谁能记朝暮出自《效陶》,谁能记朝暮的作者是:刘驾。 谁能记朝暮是唐代诗人刘驾的作品,风格是:诗。 谁能记朝暮的释义是:谁能记朝暮:谁能够记住每天的早晚变化,比喻岁月变迁或世事无常。 谁能记朝暮是唐代诗人刘驾的作品,风格是:诗。 谁能记朝暮的拼音读音是:shuí néng jì cháo mù。 谁能记朝暮是《效陶》的第12句。 谁能记朝暮的上半句是: 醉舞日婆娑。 谁能记朝暮的下半句是:
醉舞日婆娑出自《效陶》,醉舞日婆娑的作者是:刘驾。 醉舞日婆娑是唐代诗人刘驾的作品,风格是:诗。 醉舞日婆娑的释义是:醉舞日婆娑:形容人在酒醉之后,翩翩起舞,姿态优美,如同太阳下的婆娑树影,舞姿曼妙。 醉舞日婆娑是唐代诗人刘驾的作品,风格是:诗。 醉舞日婆娑的拼音读音是:zuì wǔ rì pó suō。 醉舞日婆娑是《效陶》的第11句。 醉舞日婆娑的上半句是:可以消万虑。 醉舞日婆娑的下半句是
可以消万虑出自《效陶》,可以消万虑的作者是:刘驾。 可以消万虑是唐代诗人刘驾的作品,风格是:诗。 可以消万虑的释义是:可以消万虑:可以消除所有的烦恼和忧虑。 可以消万虑是唐代诗人刘驾的作品,风格是:诗。 可以消万虑的拼音读音是:kě yǐ xiāo wàn lǜ。 可以消万虑是《效陶》的第10句。 可以消万虑的上半句是: 我有杯中物。 可以消万虑的下半句是: 醉舞日婆娑。 可以消万虑的全句是
我有杯中物出自《效陶》,我有杯中物的作者是:刘驾。 我有杯中物是唐代诗人刘驾的作品,风格是:诗。 我有杯中物的释义是:我有杯中物,意指作者手中持有酒杯,意欲畅饮。这里的“杯中物”指的是酒,表达了诗人饮酒的愿望。 我有杯中物是唐代诗人刘驾的作品,风格是:诗。 我有杯中物的拼音读音是:wǒ yǒu bēi zhōng wù。 我有杯中物是《效陶》的第9句。 我有杯中物的上半句是:红颜岂如故。
红颜岂如故出自《效陶》,红颜岂如故的作者是:刘驾。 红颜岂如故是唐代诗人刘驾的作品,风格是:诗。 红颜岂如故的释义是:红颜岂如故:红颜,指年轻美丽的女子;岂,难道;如故,像以前一样。整句意思是:难道年轻美丽的女子就不如以前那样珍贵了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红颜岂如故是唐代诗人刘驾的作品,风格是:诗。 红颜岂如故的拼音读音是:hóng yán qǐ rú gù。
白发忽已新出自《效陶》,白发忽已新的作者是:刘驾。 白发忽已新是唐代诗人刘驾的作品,风格是:诗。 白发忽已新的释义是:白发忽已新,意味着突然间新长出了白发,用以形容时间的流逝之快或感叹时光荏苒。 白发忽已新是唐代诗人刘驾的作品,风格是:诗。 白发忽已新的拼音读音是:bái fā hū yǐ xīn。 白发忽已新是《效陶》的第7句。 白发忽已新的上半句是:飞走无逃处。 白发忽已新的下半句是
```text 昔送征夫苦,今送征夫乐。 寒衣纵携去,应向归时著。 天子待功成,别造凌烟阁。 - 诗句释义:昔日为士兵送去的衣物和食物十分艰苦,而今为他们带来的则是温暖和舒适。虽然他们可以带走御寒的衣物,但是这些衣物将在他们归来的时候穿在身上。天子期盼他们能够立下战功,届时会建造一座“凌烟阁”来纪念他们的功绩。 - 译文:昔日送军粮的辛苦和今日士兵们的安逸形成对比。他们现在可以带着御寒的衣物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昔时玉为宝,昆山过不得。 - 昔时玉为宝:指过去珍贵的玉石。 - 昆山过不得:比喻过去的珍贵之物现在已无法再比。 2. 今时玉为尘,昆山入中国。 - 这里使用“今时玉为尘”来表示如今玉石的价值已经降低,与“昔时玉为宝”形成对比。 - “昆山入中国”则意味着这些价值下降的玉石被带入国内,成为人们的装饰品。 3. 白玉尚如尘,谁肯爱金银。 - 白玉尚如尘
【解析】 本诗是唐代乐府《唐乐府十首》中的第三首,此诗以“耕田”起兴,写征夫的艰难,表现了诗人对征夫的同情。全诗四句,每句七字,结构匀称,语言简练。首句写征人拿起刀剑当锄犁使用,说明征人的艰苦。第二句写高秋禾黍长得茂盛,说明土地还肥沃。第三句说:没有地方让羊马放牧了。第四句说:连田地都没有了。这几句写出了边关荒凉、战事频繁给农民带来的痛苦。 【答案】 译文:征人拿起刀剑当锄犁使用,边塞荒草蔓生
战城南 【注释】: ①“战”:《诗经》中多用“征”字,如《诗经·王风》中有“王事靡盬,不能艺稷黍。王事靡盬,不能艺黍稷”,即指征战。 ②城北:泛指城外地区。 ③饥:饥饿。 ④白骨:指战场上的死者。 ⑤家:家室,家园。 ⑥水声苦:流水的声音哀伤。 ⑦倏忽:极短促的时间。万古:指很长的时间。 ⑧争:争斗。 ⑨城里:城中。闲土:空闲的土地,指人烟稀少的地方。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战乱和百姓生活的诗
【注释】: 1. 苦寒行:诗人自题其诗作,表达自己身处严寒中的感受。 2. 刺刺无休时:形容天气异常寒冷,时间漫长。 3. 阳乌不自暖:太阳在寒冷的天气里也无法温暖自己。 4. 雪压扶桑枝:比喻雪花落在像日本国名“扶桑”一样的树上,使树枝承受不住。 5. 岁暮寒益壮:指寒冬到来后,寒冷变得更加强烈,给人的感觉也更加强烈。 6. 青春安得归:表示春天已经过去,无法回到温暖的春天。 7. 朔雁到南海
杂曲歌辞空城雀 饥啄空城上,莫近太仓粟。 一粒未充肠,却入公子腹。 注释:饥饿的鸟儿啄食空城里的粮食,不要靠近太仓里储存的粮食。即使只吃了一点,也进入了公子的肚子里。 且吊城上骨,几曾害尔族。 注释:暂且哀悼这些在城墙上死去的人的尸骨,他们从来没有伤害过你们的族群。 不闻庄辛语,今日寒芜绿。 注释:没有听到赵高和李斯的对话,现在这荒芜的土地上长出了新草。 赏析:这首诗以“鸟”作为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