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营孤思通,寂寂长门夜。
妾妒亦知非,君恩那不借。
携琴就玉阶,调悲声未谐。
将心寄明月,流影入君怀。
【注释】
长门:汉宫名。这里指失宠的皇后或嫔妃居住的地方,即长门宫。
营营:形容思绪纷繁。
寂寂:寂寞无声。
妾妒亦知非:我嫉妒也是理所应当的事。妾,对别人的妻妾之称。
君恩:皇帝的恩情。
借:依靠、凭借。
携琴就玉阶:拿琴走到台阶上。
调悲声未谐:弹起悲伤的曲调,声音没有和谐地表达内心情感。
将心寄明月,流影入君怀:把我的心情寄托在明月上,影子映照进你的心里。
【赏析】
《长门怨》是一首宫怨诗,通过描写主人公的幽独哀怨,抒发了宫廷中女子的不幸遭遇和被遗弃的哀怨之情。全诗以“妾”为中心展开,通过写她的内心感受,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渴望和失落后的孤独感。
第一句“营营孤思通”,诗人首先用“营营”这个词描绘出一种纷乱而深沉的思绪,表现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接着用“孤”字点明了这种孤独感的源头,即由于被君王抛弃而产生的深深的思念之情。
第二句“寂寂长门夜”,进一步渲染了孤独的氛围。这里的“长门”指的是汉宫名,通常用来代称失宠的妃子们居住的地方,也就是长门宫。夜晚,更增添了一份寂静和冷清,使人更加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凄凉和无助。
第三句“妾妒亦知非”,表明尽管主人公因为嫉妒而感到不安,但是也明白自己的感受是可以理解的,没有必要过于自责或者沮丧。这一句既表达了主人公对自己情感的坦诚和接受,也为接下来的诗句铺垫了背景。
第四句“君恩那不借”,则是主人公向君王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这里,“君恩”指的是君王对她的恩情,而“不借”则表示即使自己有再大的委屈也不能违背君王的意愿。这句话体现了主人公对君王的忠诚和牺牲精神,同时也暗示了她对爱情的执着和坚定。
第五句“携琴就玉阶”,是主人公采取的行动,她带着琴来到宫殿的台阶上。这里的“携琴”意味着她想要借助音乐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而“玉阶”则象征着高贵和尊严。这一句既展现了主人公的优雅和才华,也反映了她对爱情的坚持和追求。
第六句“调悲声未谐”,描绘了主人公试图弹奏悲伤的曲调,但却没有能够感动他人的情感状态。这里的“悲声”指的是她内心深处的情感流露,而“未谐”则表示无法与他人产生共鸣。这句话既揭示了主人公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也表达了她对爱情的无奈和失望。
最后一句“将心寄明月,流影入君怀”,则是主人公将自己的心事寄托于明月之上,希望它能够照亮君王的心房。这里的“明月”象征着纯洁和光明,代表着主人公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和憧憬。同时,“流影入君怀”也暗示了她将自己的情感传递给君王,希望能够得到他的理解和关爱。
整首诗以“长门怨”为主题,通过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行动表现了她的孤独、痛苦和无奈。然而,正是这些情感的表达才使得诗歌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