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惭恩未报,敢问路何长。
万里通秋雁,千峰共夕阳。
旧游成远道,此去更违乡。
草露深山里,朝朝落客裳。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移使鄂州次岘阳馆怀旧居:此句描述了自己因公差来到鄂州,暂时寄居在岘阳馆的情景。
  2. 多惭恩未报,敢问路何长:表达了作者对未能报答恩情的惭愧和对道路遥远的担忧。
  3. 万里通秋雁,千峰共夕阳:描绘了广阔的空间和壮观的景象,秋雁和夕阳都象征着旅途中的孤独与坚持。
  4. 旧游成远道,此去更违乡:意味着过去的旅行已经结束,而这次出行将远离家乡。
  5. 草露深山里,朝朝落客裳:反映了在偏远山区的生活状态,早晨的露水沾湿了衣裳。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离愁别绪的作品。首句“移使鄂州次岘阳馆怀旧居”直接点明了诗人因公务来到鄂州,并暂时寄居在岘阳馆的情景。这种场景很容易让人想到离别和思念,为后文的情感铺垫。

第二句“多惭恩未报,敢问路何长”表达了诗人对于未能报答恩情的愧疚和对未来路途的担忧。这种情感是普遍存在的,尤其是在面对责任和义务时,每个人都可能会感到不安和焦虑。

第三句“万里通秋雁,千峰共夕阳”则展现了诗人对于辽阔空间和壮丽景色的赞叹。秋雁和夕阳都是极具画面感的元素,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壮阔的图景,让人感受到旅途的孤独与坚持。这种感受可能让读者产生共鸣,因为每个人在面对未知和挑战时都可能有过类似的体验。

最后两句“旧游成远道,此去更违乡”则是对前两句的进一步拓展。这里的“旧游”是指过去曾经去过的地方或经历过的事情,而“违乡”则表示这次出行将远离家乡。这样的表达不仅强调了距离感,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变迁。

最后一句“草露深山里,朝朝落客裳”,则是整首诗的情感高潮。这里的“草露”象征着自然的美丽和清新,但同时也隐含着生命的脆弱和无常。而“朝朝落客裳”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偏远山区的生活状态,以及他早晨起床时被露水打湿衣裳的情况。这种描写让人感受到诗人生活的艰辛和不易,同时也引发了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离别、责任、自然和生命等主题的深入挖掘,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同时,它也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画面,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所经历的情感变化和生活境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