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复送远,惆怅洞庭秋。
风景同前古,云山满上游。
苍苍来暮雨,淼淼逐寒流。
今日关中事,萧何共尔忧。

【注释】

重阳节:九月九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鄂城:今湖北武昌,为古时鄂州之地。

屈突司直:指唐代的屈突通,曾任荆州刺史、左散骑常侍等职,因封地在鄂州,故称。

登高:登上高处,即登高远望。

洞庭秋:洞庭湖秋景。洞庭湖位于湖南省,是中国第二大湖。

风景同前古:风景依旧,与古代无异。

云山满上游:云气缭绕,山峰苍翠,遍布整个上游(长江中上游地区)。

苍苍来暮雨:天空中的乌云渐渐聚集。

淼淼逐寒流:云雾缭绕,如水流动。

萧何:指西汉初年的丞相萧何。

共尔忧:与你共同担忧。

【赏析】

这首送别诗是诗人于重阳节登上楼台,为好友屈突司直遥寄的一首词作。此词写景抒情并重,情景交融,意境开阔。上片写登高远望,下片抒送别之情,全篇一气贯穿,自然浑成。

“登高复送远”二句,点明题意。诗人重阳日登高远望,又想到要送朋友远去岳阳楼(在湖北),因而惆怅不已。这里既写出了作者对好友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也写出了自己登高远望的心境。

“风景同前古”三句,写景。诗人放眼四望,发现洞庭湖一带的风景与古人所见无异,而云气茫茫,群峰叠嶂,更显得壮丽多姿。这里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一片深情厚谊,而且也流露出一种旷达豪放的精神风貌。

“苍苍来暮雨”三句,写送别。诗人望着天空中的乌云渐渐聚集起来,知道一场大雨即将来临。而此时正值秋雨时节,洞庭湖水涨,江水暴涨,水位上升,所以诗人担心友人会受困于此。这几句既是实写眼前之景,又是虚写内心之感,将诗人的关心和忧虑都表达出来了。

“今日关中事”四句,抒情。从前面的写景抒情过渡到送别,最后以抒发自己的忧虑之情作为全篇的结穴。诗人深知自己所处的时代形势十分复杂多变,而国家大事也处于动荡之中,因此他对友人的前途充满了忧虑。这里既是对朋友的勉励和劝勉,又是对自己的处境所作的反思和自省。

这首诗以景起兴,以景结情,构思巧妙,寓意深远,充分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底蕴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