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僧候谷口,石路拂莓苔。
深入泉源去,遥从树杪回。
香随青霭散,钟过白云来。
野雪空斋掩,山风古殿开。
桂寒知自发,松老问谁栽。
惆怅湘江水,何人更渡杯。
自道林寺西入石路至麓山寺过法崇禅师故居
诗句: 自道林寺西入石路至麓山寺过法崇禅师故居
- 关键词: 道林寺、石路、麓山寺、法崇禅师
- 解释: 这首诗的开头描述了作者从道林寺向西进入石路,然后到达麓山寺,并经过法师法崇的故居。
赏析: 这里描绘了一幅从寺庙到法师故居的静谧画面,通过石路和山林的过渡,引出了对法崇禅师及其故居的描写。
译文: 我沿着道林寺西侧的石路前行,直至来到麓山寺,途中经过法崇禅师曾经居住的地方。
第二联: 深入泉源去,遥从树杪回
诗句: 深、近、回
- 关键词: 泉、远、树梢、回
- 解释: 这一联描述了诗人深入泉源,并从树上远眺的景象。”深”指深入泉源,”近”是指从树上眺望,”回”是比喻,形象地表达出从高处俯瞰的感觉。
赏析: 这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通过深、近、回三个词,展现了诗人在自然环境中的亲身体验和内心感受。
译文: 我深入到泉水源头,又从树梢远眺回望。
第三联: 香随青霭散,钟过白云来
诗句: 青、霭、散,钟、云、来
- 关键词: 青霭、散,白云、来
- 解释: 这里描绘了香随青霭飘散,钟声穿过白云传来的景象。青霭是形容轻雾的颜色,散指的是分散;白云是指飘浮的云彩,来则是到来的意思。
赏析: 这两句诗通过“青霭”和“散”这两个词语,营造了一种朦胧、轻盈的氛围,同时“钟过白云来”则给人一种悠扬、宁静的感觉。
译文: 伴随着淡淡的青霭飘散,钟声穿越云端传来。
第四联: 野雪空斋掩,山风古殿开
诗句: 掩、开
- 关键词: 野雪、空斋、掩,山风、古殿、开
- 解释: 这里描绘了野雪覆盖空无一人的斋室,山风吹拂着古老的殿宇的场景。“掩”指的是覆盖,“开”则是推开或打开的意思。
赏析: 通过对比野雪与无人的斋室、山风与古老的殿宇,展现了一种寂静而又生动的画面。
译文: 野雪悄然覆盖空寂的斋室,山风轻拂着古老的殿宇。
第五联: 桂寒知自发,松老问谁栽
诗句: 寒、知、发,栽
- 关键词: 寒、知、松、老、栽
- 解释: 这里描绘了桂花寒冷却能自行绽放,松树年老却不知是谁栽种的景象。“寒”指的是冷,“知”表示知晓,“发”即开花;“松老”指的是松树生长多年;“栽”是种植的意思。
赏析: 这两联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通过桂花和松树的象征意义,传达了生命的坚韧和自然的循环。
译文: 虽然桂花寒冷却能自行绽放,岁月流转却无法知晓松树的栽培者。
第六联: 惆怅湘江水,何人更渡杯
诗句: 惆怅、湘江水、渡、杯
- 关键词: 惆怅、湘江水、渡、杯
- 解释: 这里表达了诗人因看到湘江水而引发的感慨和无奈。“惆怅”意味着感到悲伤或失望;“湘江水”是具体的地理标志;“渡”表示渡过,“杯”在这里指的是酒杯或饮酒之物。
赏析: 通过对比湘江的水和自己的愁绪,诗人感叹人生无常,时光易逝。这种情感表达非常深刻,引人深思。
译文: 我因看到湘江之水而心生惆怅,不知何人能够再次渡船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