剡路除荆棘,王师罢鼓鼙。
农归沧海畔,围解赤城西。
赦罪春阳发,收兵太白低。
远峰来马首,横笛入猿啼。
兰渚催新幄,桃源识故蹊。
已闻开阁待,谁许卧东溪。

和袁郎中破贼后军行过剡中山水谨上太尉(即李光弼)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对该诗逐句的释义:

  1. 第一句:“剡路除荆棘,王师罢鼓鼙。”
  • 剡路:指的是剡溪的山间小路。
  • 王师:指唐朝的军队。
  • 罢鼓鼙:停止使用鼓和战锣。
  • 翻译:清理了剡溪山路上的杂草和荆棘,唐军的战鼓已经停下。
  • 注释:此句描绘了剡溪边战后的宁静景象。
  1. 第二句:“农归沧海畔,围解赤城西。”
  • 农归:农民返回家园。
  • 沧海:大海。
  • 赤城:地名,在今浙江省境内。
  • 翻译:农民们回到了大海之滨。
  • 注释:描绘了战后农民归家的情景。
  1. 第三句:“赦罪春阳发,收兵太白低。”
  • 赦罪:赦免罪行。
  • 春阳:春天的阳光。
  • 翻译:春天的阳光照耀大地,士兵们被赦免。
  • 注释:反映了战争带来的创伤得到了缓解。
  1. 第四句:“远峰来马首,横笛入猿啼。”
  • 远峰:远处的山峰。
  • 马首:指向北方。
  • 翻译:远方的山峰出现在视野中,横笛声传入耳中,伴随着山鸟的啼鸣。
  • 注释:描绘了战后自然景观的美丽和宁静。
  1. 第五句:“兰渚催新幄,桃源识故蹊。”
  • 兰渚:指兰泽。
  • 翻译:新的帐篷在这里催促着人们搭建。
  • 翻译:在桃花源深处,人们找到了熟悉的小径。
  • 注释:表达了战后重建家园的愿望和对自然的向往。
  1. 第六句:“已闻开阁待,谁许卧东溪。”
  • 已闻:听说。
  • 翻译:听说官府已经开始准备迎接宾客。
  • 谁许:谁允许。
  • 翻译:不知道是谁允许了我在东溪边休息。
  • 注释:反映了诗人对战后生活的期望和对自由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战后环境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通过对比战前与战后的不同景象,展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创伤和影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