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移将星,元戎罢龙节。
三军含怨慕,横吹声断绝。
五马嘶城隅,万人卧车辙。
沧洲浮云暮,杳杳去帆发。
回首不问家,归心遥向阙。
烟波限吴楚,日夕事淮越。
吊影失所依,侧身随下列。
孤蓬飞不定,长剑光未灭。
绿绮为谁弹,绿芳堪自撷。
怅然江南春,独此湖上月。
千里怀去思,百忧变华发。
颂声满江海,今古流不竭。
【注释】1.奉饯:为某人设酒送行。郑中丞:郑馀庆,字公孚,曾任杭州知州。罢浙西节度还京:辞去浙西节度使之职后回京城。移将星:星移动。元戎:主帅。龙节:指节度使的旌节,古代用旄节指挥军队。含怨慕:怨恨和羡慕。横吹声断绝:形容军中气氛凄凉,音乐停止。五马:指朝廷使者所乘之车。城隅:城边。沧洲:大海中的沙洲。杳杳:遥远的样子。去帆发:离开的船帆升起。回首不问家:离家远行,回头不再询问家乡。归心遥向阙:归途遥远,思念朝廷。烟波:烟水迷蒙。吴楚:泛指江南一带。日夕事:整天忙于。淮越:指长江下游一带。吊影失所依:形容自己孤独无援。侧身随列:随同他人左右侍从。孤蓬飞不定:飘荡不定的蓬草。长剑光未灭:宝剑的光芒依然照耀。绿绮:古琴名。为谁弹:给谁弹?《楚辞·招魂》有“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绿芳堪自撷:绿叶可供采摘。怅然:惆怅的样子。江南春:指春天的景色。独此湖上月:只有这湖水上的月亮在陪伴着我。千里怀去思:怀念家乡之情绵延千里。百忧变华发:忧愁烦恼使头发花白。颂声满江海:歌颂之声遍布江河湖海,不绝于耳。今古流不竭:古今流传不息。
【译文】
天上星星移动了位置,您辞别龙旗回到京城。
三军将士心中充满对你的感激和仰慕,您的离去使横吹曲声也停止了。
五匹马在城边嘶鸣,万人在车辙中沉睡。
大海中沙洲在暮色中浮动,你乘船离去,帆影远去。
我回头不再询问家乡的事情,只愿归途遥远,思念着朝廷。
烟波浩渺阻隔了江、浙两地,日夜操劳,疲于奔命。
独自面对空灵的影子,随从他人的左右左右;
像孤蓬一样漂泊不定,长剑光芒依旧闪耀。
绿绮琴弹奏给谁听?只能采撷青翠的荷叶。
我惆怅地怀念着江南的春天,独自在这湖上赏月。
我思念故乡之情绵绵不断,白发已生,忧虑成堆。
你的赞颂之声遍布江河湖海,至今流传不息。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作者以饱满的热情,细腻的心理活动和丰富的想象来表现对友人的离别之情。首联写朋友的离去,二联写朋友离去后的景象,三四联描写朋友离去后的感慨与哀愁。全篇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诗的前两联写诗人送别好友郑余庆的情景。首句“天上移将星”,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友人离去时星光黯淡的意境。第二句“元戎罢龙节”,直接交代友人离京的原因——解除龙节(即节度使)之职。“元戎”一词,出自《诗经·小雅·六月》,原指天子六军的主帅,此处借指友人。“罢龙节”,即解除官职的意思。第三联写友人离去后的景象:“三军含怨慕,横吹声断绝。”这三军中的人,都怨恨而羡慕他,因为他知道他们再也听不到他的歌声了,他的横吹曲也就从此中断了。“含怨慕”三字,表达了三军将士对郑余庆的依恋和不舍,同时也暗示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怀和热爱。
第四联写诗人自己的处境:“五马嘶城隅,万人卧车辙。”诗人乘坐的车缓缓行进在城边的道路上,马蹄声在城墙角落处回响。成千上万的百姓在车辙中沉睡,等待着新的命令下达。“五马嘶城隅”一句,通过马嘶声的描写,传达出一种紧张的气氛和忙碌的场景。而“万人卧车辙”则进一步描绘出一种悲壮的氛围。这些百姓都是无辜的受害者,他们是无辜的人民,却被迫卷入这场政治斗争之中。他们的苦难和无奈,都深深地触动了诗人的心弦。
第五联写诗人对未来的担忧:“沧洲浮云暮,杳杳去帆发。”这里的“沧洲”指的是大海中的沙洲,象征着诗人的家乡。诗人站在海边,望着远方的帆影逐渐消失在暮色中,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与牵挂。他不知道未来会面临怎样的挑战和困难,也不知道家乡是否会迎来新的希望和机遇。但他坚信,只要心中有信念、有勇气,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迎接美好的明天。
第六联写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回首不问家,归心遥向阙。”诗人回首望去,只见远方的家已经变得模糊不清,他的内心深处充满了对家的思念和牵挂。然而,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而是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为国家服务的工作中去。他的眼中只有国家的需要和个人的责任,没有个人的得失和荣辱。这种崇高的精神境界让人敬佩不已。
第七联描写诗人的心境:“烟波限吴楚,日夕事淮越。”这里的烟波浩渺指的是长江和钱塘江等大江大河,它们分别属于江南地区和吴越地区。诗人站在江边,望着眼前的烟波浩渺,不禁想起了家乡的美景和亲人的笑脸。然而,他也深知自己的使命所在,必须时刻关注国家的安危和发展状况。因此,他只能在日落时分才能稍得休息片刻,然后继续投入到为国家服务的工作中去。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令人感动不已。
第八联表达诗人的情感变化:“吊影失所依,侧身随列。”这里的“吊影”指的是孤单的身影,它代表着诗人内心的空虚和无助感。“侧身随列”则表明了诗人为了适应形势和任务的需要,不得不暂时放下自己的个人生活和兴趣爱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这种转变虽然艰难但也是必要的。
第九联描写诗人的生活态度:“孤蓬飞不定,长剑光未灭。”这里的“孤蓬”指的是随风飘荡的芦苇,象征着诗人的孤独和漂泊不定;而“长剑光未灭”则表示他的斗志和信念依然坚定如初。诗人以长剑比喻自己的忠诚和勇敢精神,强调自己始终坚守岗位、忠诚履职的决心和信念。同时,他也提醒人们要保持警惕和进取之心,不要被困难所打败或失去信心。
第十联描写诗人对未来的展望:“绿绮为谁弹?绿芳堪自撷。”这里的绿绮指的是古琴名,它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和情感;而“绿芳”则是形容植物茂盛、香气扑鼻的样子。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即使生活中充满了艰辛和挑战,也要像欣赏绿绮琴一样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美好瞬间和机会;要像采摘绿色植物一样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同时他也提醒人们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和良好的品德修养,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诱惑。
第十一联描写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怅然江南春,独此湖上月。”这里的“怅然”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失落感;而“江南春”则是指春天时节的江南美景和气息。诗人站在湖边眺望远方的风景,发现春天的气息虽然美好但却如此短暂和易逝;而他自己却因为身处异地而不能与家人团聚共享这份喜悦。这种感受让他更加怀念家乡、思念亲人和朋友。同时他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孤独和无助感,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无边无际的海洋中无人理解和支持。这种心情让他倍感凄凉和无助。
第十二联表达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与期盼:“千里怀去思,百忧变华发。”这里的“千里”指的是遥远的距离和空间;而“百忧”则代表了人生中的种种烦恼和困境。诗人怀着深深的思念之情离开了家乡,踏上了漫长的征程去追寻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他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承受了许多痛苦和磨难甚至失去了亲人和朋友的支持;但这些经历并没有让他屈服或放弃而是更加坚定了他的信念和决心。最后两句“颂声满江海,今古流不竭”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与期盼之情。他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乡变得更加繁荣富强、人民更加幸福快乐同时自己也能够为家乡做出贡献回报家乡的养育之恩并传承下去让后世子孙也能享受到这份荣耀和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