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姓厌干戈,三边尚未和。
将军夸宝剑,功在杀人多。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1)
“万姓厌干戈”,意思是天下的百姓厌倦战争。“厌”是厌恶的意思,“干戈”是武器。诗人通过这个意象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也暗示了国家战事频繁,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2)
“三边尚未和”,意思是边境的战乱还没有平息。“三边”指的是北方、西方和南方边境,泛指全国的各个角落。“和”是平定,安定的意思。“未有宁日”意味着国家的战乱还没有停止,战事仍然频发。
(3)
“将军夸宝剑”,意思是将军炫耀宝剑。“夸”是夸耀的意思,“宝剑”是古代名剑,象征英勇善战。“功在杀人多”的意思是将军的功劳在于斩杀了很多敌人。“杀”是杀死的意思,“功”在这里是功绩的意思。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宝剑为喻,赞美了一位勇猛善战的将军,表达了自己对国家战事频发、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不满和担忧。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把将军比作宝剑,既赞美了将军的英勇善战,又表达了对国家战乱的不满和担忧。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深远,富有哲理性。
【答案】
行营即事
万姓厌干戈,三边尚未和。
将军夸宝剑,功在杀人多。
译文:
天下的百姓厌倦战争,边境的战乱还没有平息。
将军夸耀宝剑,斩杀很多敌人,他的功劳在于杀死了很多敌人。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宝剑为喻,赞美了一位勇猛善战的将军,表达了自己对国家战事频发、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不满和担忧。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把将军比作宝剑,既赞美了将军的英勇善战,又表达了对国家战乱的不满和担忧。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深远,富有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