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怜野田子,海内一韩侯。
左道官虽乐,刚肠得健无。
功名生地狱,礼教死天囚。
莫言耕种好,须避蒺藜秋。

诗句解读与赏析

第一首

  • 谁怜野田子:野田子指的是在田野间辛勤劳作的人,这里用来比喻韩孟谏议。
  • 海内一韩侯:韩孟谏议在海内享有崇高声望,被尊为一员“侯”。
  • 左道官虽乐:左道指的是非正统的学问或方法,官员们虽然追求这些,但内心并不真正快乐。
  • 刚肠得健无:意指尽管有刚毅正直的性格,但因为过于刚直而难以得到世俗的认可和满足。

第二首

  • 功名生地狱:功名象征着世俗的成功和荣耀,但这样的成功往往伴随着痛苦和不幸,如同进入地狱般。
  • 礼教死天囚:这里的“礼教”指的是儒家的礼教思想,认为人应该遵循礼法,遵守社会规范。而“天囚”则暗指那些违背礼教、不按传统规矩行事的人,如同囚禁在天的笼子中无法自由。
  • 莫言耕种好:这句话意味着不要认为种地耕作是一种美好的事情,因为现实可能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简单和轻松。
  • 须避蒺藜秋:意思是在秋天这个收获的季节,人们应该警惕那些像荆棘一样尖锐难缠的问题或困难。

第三首

  • 谁怜野田子:与第一首相同,再次强调野田子的辛苦。
  • 海内一韩侯:同样指出韩孟谏议在朝中的地位和威望。
  • 左道官虽乐:继续描述官场人士追求非常规学术或方法的心态。
  • 刚肠得健无:形容那些坚持原则和正直的人可能会遭遇的困境。
  • 莫言耕种好:与第二首相似,强调种地并非简单的工作,需要考虑许多因素。
  • 须避蒺藜秋:这里用“须”字加强了警示的语气,提醒人们在秋天收获季节也要警惕各种风险和挑战。

第四首

  • 谁怜野田子:依然强调野田子的辛劳和不被理解。
  • 海内一韩侯:指出韩孟谏议在朝中有极高的地位。
  • 左道官虽乐:描绘了官场中人的非主流追求。
  • 刚肠得健无:描述了那些坚守原则的人可能面临的困境和挫折。
  • 莫言耕种好:与前一首相似,表达了种地工作的不易。
  • 须避蒺藜秋:通过“避”字表达了在秋季收获时节也要注意潜在的威胁和危险。

第五首

  • 谁怜野田子:与前三首保持一致,继续强调野田子的艰辛。
  • 海内一韩侯:重申韩孟谏议在朝中的崇高地位。
  • 左道官虽乐:描绘官场中追求非正统学问的人的心理状态。
  • 刚肠得健无:形容那些坚持原则的人可能遇到的困难。
  • 莫言耕种好:与第四首相似,强调种地工作的不易。
  • 须避蒺藜秋:通过使用“须”字增强了警示的语气,提醒人们在秋天这个收获季节也要注意风险和挑战。

这首诗通过对韩孟谏议的描写和对其命运的感慨,表达了对正直、原则和真实生活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官场复杂人际关系的深刻认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