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琴人似膝上琴,听琴人似匣中弦。二物各一处,音韵何由传。
无风质气两相感,万般悲意方缠绵。初时天山之外飞白雪,渐渐万丈涧地生流泉。
风梅花落轻扬扬,十指干净声涓涓。昭君可惜嫁单于,沙场不远只眼前。
蔡琰薄命没胡虏,乌枭啾唧啼胡天。关山险隔一万里,颜色错漠生风烟。
形魄散逐五音尽,双蛾结草空婵娟。中腹苦恨杳不极,新心愁绝难复传。
金尊湛湛夜沈沈,馀音叠发清联绵。主人醉盈有得色,座客向隅增内然。
孔子怪责颜回瑟,野夫何事萧君筵。拂衣屡命请中废,月照书窗归独眠。

【译文】

弹琴时,琴声仿佛就响在膝前,听琴时,琴声仿佛就响在匣中。弹琴人和听琴人各在自己的位置上,他们的声音怎能相互传达呢?

琴和瑟两种乐器虽然不同,但它们各自发出美妙的音律,可以互相感染,使听者产生深深的哀愁。起初天上飘下白雪,后来涧底生出清泉。风梅花开在空中飘舞,琴声清澈如水潺潺流淌。昭君可惜被送到遥远的单于那里,战火硝烟弥漫着战场的边关。

蔡琰命运多舛,被胡虏掳走,她只能空自啼哭。关山险要阻隔着万里路程,她的容颜憔悴,风烟迷茫。

琴音消散,五音俱灭,双蛾紧蹙,如同草结般可怜。内心充满痛苦无法排解,新的心情也难以恢复。

夜深了,主人喝得酩酊大醉,脸上带着酒色;客人则面带忧愁,独自离去。

孔子责怪颜回没有演奏好瑟乐,一个普通的乡野之人为何要在萧君筵上奏乐?他拂掉衣服多次请求离开,月光照进书窗,独自入睡。

【赏析】

本诗为五言律诗。首联“弹琴人似膝上琴,听琴人似匣中弦。”两句写琴声与听者的关系,一语双关,既形容琴声如膝上之琴,又形容听者如匣中之弦,形象生动。颈联写琴瑟虽异处而声相应,表达了诗人对琴瑟之声相感、悲意缠绵的赞美之情。尾联“形魄散逐五音尽,双蛾结草空婵娟。”两句用典含蓄,既点出琴声的哀怨,又暗喻蔡琰的命运悲惨。全诗语言凝练含蓄,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