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令南行心自永,江天极目澄秋景。
万室遥方犬不鸣,双凫下处人皆静。
清风高兴得湖山,门柳萧条双翟闲。
黄花满把应相忆,落日登楼北望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以及注释和赏析。
送马明府赴江陵
陶令南行心自永,江天极目澄秋景。
万室遥方犬不鸣,双凫下处人皆静。
清风高兴得湖山,门柳萧条双翟闲。
黄花满把应相忆,落日登楼北望还。
译文:
陶渊明辞官归隐,他的心志永远不会变,站在江边远望着秋天的景色。
远处的房屋在风中轻轻摇曳,却连狗都不愿叫唤,一片宁静。
湖水清澈,秋风轻拂,让人心情舒畅,门边的柳树也显得有些萧条。
满把的黄菊让人不禁思念,我在黄昏时登上高楼向北眺望,心中充满了感慨。
解析:
- “陶令南行心自永”: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的仰慕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自己想要效仿陶渊明归隐田园的愿望。
- “江天极目澄秋景”:诗人站在江边,目光所及之处都是清澈的秋色,这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欣赏。
- “万室遥方犬不鸣,双凫下处人皆静”:描述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无论是远处的房屋还是近处的双凫鸟,都给人一种平和的感觉。
- “清风高兴得湖山,门柳萧条双翟闲”:这里的“高兴”可能是指微风带来的清新之感,而“萧条”则形容了门旁柳树的凄凉景象。
- “黄花满把应相忆,落日登楼北望还”:诗人手中的黄菊象征着他心中的思念之情,而他在黄昏时分登上高楼向北眺望,似乎在寻找着某种心灵的慰藉。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江边秋景和归隐者的心境,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对陶渊明的引用,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古代隐士精神的敬仰。全诗语言平实,意境深远,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