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阶崇黼黻,世路有趋竞。
独抱中孚爻,谁知苦寒咏。
行潦难朝海,散材空遇圣。
岂无鸣凤时,其如问津命。
所思青山郭,再梦绿萝径。
林泉春可游,羡尔得其性。
【注】
崇:高。中孚爻:中孚卦的爻,象征诚信、忠信。趋竞:追求名利的竞争。苦寒咏:以寒冷为题而作的咏物诗。行潦难朝海:行走于泥淖中,难以到达大海。散材空遇圣:没有大用,却偶然遇上圣人。鸣凤时:凤凰出现的时代。问津命:询问渡口的命运。青山郭:青山环绕的城郭。绿萝径:青翠的藤萝小径。
赏析:
《寄任山人》是一首托物言志的咏物诗,通过咏叹自己与山人的交往,表达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向往。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寓意深远,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联:“天阶崇黼黻(fǔ fú),世路有趋竞。” 描述了皇宫殿堂装饰华丽,世间道路充满了竞争。这里用“天阶”来比喻皇宫,用“世路”来形容人间的道路,形象地描绘了皇宫的繁华与人间的纷扰。同时,“崇黼黻”指的是华丽的装饰,暗示着皇宫的奢华和权力;而“有趋竞”则表达了人间的竞争和追逐利益的现象。这两句通过对比皇宫的华丽与人间的道路的纷扰,揭示了社会的复杂和人心的浮躁。
颔联:“独抱中孚爻(yāo),谁知苦寒咏。” 表达了诗人独自坚守中孚爻(一种卦象),却无法理解苦寒之境所引发的咏史之情。这里用“中孚爻”指代诗人的内心信念和道德标准,而“苦寒咏”则是诗人对于艰苦生活环境的感慨。诗人通过“独抱中孚爻”这一意象,表达了自己坚守道德信仰的决心;而“谁知苦寒咏”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因为外界的不理解和冷漠。
颈联:“行潦难朝海(hǎi),散材空遇圣。” 描述了行潦水难以到达大海,即使是平凡的人也能遇到圣明的时代。这里用“行潦”比喻困难和挫折,用“朝海”象征着目标和希望。诗人通过“难朝海”表达了人生的艰难和不易;而“散材空遇圣”则表明即使资质平凡,也能够遇到圣明的时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两句通过对比人生的道路和机遇,强调了命运的无常和机遇的重要性。
尾联:“岂无鸣凤时(shí),其如问津命。” 表达了尽管有鸣凤的时代,但命运的坎坷使得人们无法找到渡河的方向。这里用“鸣凤时”指代吉祥如意的时代,用“问津命”指代寻找渡河方向的困惑。诗人通过“岂无鸣凤时”表达了对美好时代的期待;而“其如问津命”则反映了命运的坎坷和不确定性,提醒人们要珍惜机会,勇敢面对困境。
整首诗通过咏叹诗人与山人的交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对比现实社会和个人境遇,揭示了人生的复杂和无常,以及对命运的深刻思考。这首诗的艺术手法简洁明快,寓意深远,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