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泽国,淜腾迎淮甸。
东江输大江,别流从此县。
仙尉俯胜境,轻桡恣游衍。
自公暇有馀,微尚得所愿。
拈引间翰墨,风流尽欢宴。
稍移井邑闲,始悦登眺便。
遥岫逢应接,连塘乍回转。
划然气象分,万顷行可见。
波中峰一点,云际帆千片。
浩叹无端涯,孰知蕴虚变。
往游信不厌,毕景方未还。
兰□烟霭里,延缘蒲稗间。
势随风潮远,心与□□闲。
回见出浦月,雄光射东关。
悠然蓬壶事,□□□衰颜。
安得傲吏隐,弥年寓兹山。
【注释】
□□赵载:赵子固,字载。焦湖:在今江苏扬州附近,因地近焦山而得名。将泽国:大泽,即大湖泊;泽国,指湖泊众多之地。淜腾:水波翻腾。迎淮甸:迎接淮河流域。东江:东江浦,即今天的江苏省南通市一带。别流:分出的水道。县:古行政区划,一县之地。仙尉:仙官,此处指地方长官。俯胜境:俯视这个美好的景色。轻桡:轻快的船桨。恣游衍:任意游乐。自公暇有馀:从您闲暇的时候。微尚:稍微。得所愿:得到心愿。拈引间翰墨:指写诗作文。风流尽欢宴:文雅的聚会。井邑闲:井邑,古时指城市或乡村。闲,安静、宁静。稍移:稍稍改变。井邑闲:稍稍改变了原来的井邑。始悦登眺便:开始觉得登高远望是很愉快的。遥岫:远处的山峰。逢应接:遇到。连塘乍回转:忽然转回来。划然:分明的样子。气象分:景象分明。万顷行可见:一眼望去,可以看见万顷水面。波中峰一点,云际帆千片:波浪中露出一座山峰,云彩里飘着许多船只。浩叹无端涯,孰知蕴虚变:浩叹无边无际,怎么知道这里面包含着无穷的变化。往游信不厌,毕景方未还:以前游览的地方是那么令人愉快,而这次游玩还未结束。兰□(yān):兰渚,地名。烟霭里:雾气缭绕之中。延缘蒲稗间:延缘,伸长、延伸的意思。蒲稗(bài),一种草本植物,可用来编织渔网和席垫等。势随风潮远,心与□□闲:随水流的波浪远去,心情悠闲自得。回见出浦月,雄光射东关:回头一看,看到出浦的月亮,月光照亮了东关的道路。悠然:安闲自得的样子。蓬壶:蓬莱山,传说中的仙境。衰颜:衰老的容颜。安得傲吏隐,弥年寓兹山:怎么能像古代那些高士那样隐居山林呢?“弥年”即一年有余。
【赏析】
《焦山》是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诗人任徐州知州时所作。当时苏轼正与友人赵载同游焦湖,夜归作此诗。全诗以写景为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热爱之情以及远离尘嚣的向往之意。
首联:“□□将泽国,淜腾迎淮甸。”诗人描绘出了一幅大泽广阔、波涛汹涌的景象,为全诗奠定了一个壮阔的背景。
颔联:“东江输大江,别流从此县。”诗人进一步描绘出大江和小江之间的地理关系,同时也暗示了诗人与友人赵载同游的情景。
颈联:“仙尉俯胜境,轻桡恣游衍。”“轻桡”,意为轻快的船桨,诗人用这一词语形象地勾勒出了一幅优美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喜爱之情。
尾联:“浩叹无端涯,孰知蕴虚变。”这句诗句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无尽的感叹和赞美之情,同时也揭示了大自然中的无限奥秘和变化。
整首诗以写景为主,通过描绘大泽、波涛、小江、山川等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热爱之情以及远离尘嚣的向往之意。同时,这首诗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意蕴,值得我们深入品味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