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第后归道,乃居玉华宫。
逍遥人间世,不异浮丘公。
甘寝何秉羽,出门忽从戎。
方将游昆仑,又欲小崆峒。
进退既在我,归来长安中。
焚香东海君,侍坐西山童。
善行无辙迹,吾亦安能穷。
但见神色闲,中心如虚空。
期之比天老,真德辅帝鸿。
刘先生闲居
高第后归道,乃居玉华宫。
逍遥人间世,不异浮丘公。
甘寝何秉羽,出门忽从戎。
方将游昆仑,又欲小崆峒。
进退既在我,归来长安中。
焚香东海君,侍坐西山童。
善行无辙迹,吾亦安能穷。
但见神色闲,中心如虚空。
期之比天老,真德辅帝鸿。
译文:
刘先生悠闲自在地生活着,
在玉华宫享受安逸的退休生活。
他逍遥于世间,如同神仙一般超脱,
他的生活就像浮丘公一样自由无拘。
他喜欢安享清闲,从不担心任何事,
但他一出去,就立即投身军务之中。
他准备去昆仑山修炼,又想去小崆峒,
他的进退都在自己掌握之中。
他返回长安时,心情愉悦,面带微笑,
他在东海拜见神仙,与西山童子一起聊天。
他行事光明磊落,没有留下痕迹,
我也无法理解他的深意。
但他看起来总是那么轻松自如,
内心却像是一片空灵的虚无。
他的心愿就是和天一样高远,他的品德是辅佐帝王的伟大。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描述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和心路历程。诗中描绘了这位隐士在官场失意后的闲适生活,以及他对于道家思想的认同和追求。
全诗可分为四部分,每部分都描绘了隐士的不同生活状态和心路历程。第一部分描述了他回到官场后的悠然自得,第二部分描述了他对于道家思想的追求和认同,第三部分描述了他的日常生活和活动,第四部分则描绘了他内心的宁静和对于未来的期待。
这首诗的语言通俗易懂,形象生动,通过描绘隐士的生活状态和心路历程,展示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态度。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这种人生态度的赞赏和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