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上送行客,听唱行客歌。
适来桥下水,已作渭川波。
人间荣乐少,四海别离多。
但恐别离泪,自成苦水河。
劝尔一杯酒,所赠无馀多。
【注释】灞上:指灞桥。灞桥,位于今陕西长安东门外。行客:行人,指远行或送别之人。渭川:古水名,发源于甘肃甘谷县,流经陕西、甘肃等地,到潼关入黄河,故渭水又称“关河”。适来桥下水:刚刚从桥上流过的河水。已作渭川波:河水已流入渭河中。人间荣乐少:人间的富贵欢乐很少。四海别离多:离别的人很多。但恐别离泪:只怕别离时流下的泪水。自成苦水河:离别之泪汇成一条痛苦的河流。
【赏析】
此诗写送别时的劝饮,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全诗语言质朴无华,直抒胸臆,感情真挚,意境悲凉,读来令人黯然伤神。
开头四句,先写送别,后写听歌。“灞上”,即灞桥,为长安通往西都咸阳的要道,是古代著名的交通要塞。这里送行的是一位远行的朋友,他将要离开长安去别的地方,所以诗人要送行。友人临行之际,唱起了“行客歌”。这歌词里说,人生在世,能有几多荣华富贵啊?人生短暂,转眼之间就要结束人世,因此应当及时行乐!这是一首劝饮的歌曲。诗人听了友人的歌,不禁想起自己的人生经历,于是借题发挥,劝友人也来一首劝酒词。“适来”两句,是说那刚刚从桥头流过的河水,已经变成渭水之中的波涛。这两句诗表面上似乎是在写眼前的景象,实际上却寓含着诗人对人生的深沉感慨和哲理思考:“适来”的河水,本是清澈平静的,可是经过桥下后,就变得混浊汹涌了。诗人用这个比喻,说明人生如流水,一去不复返,而人们又常常不能珍惜眼前的时光。“世间荣乐少”,这两句诗是对前两句歌词的回应。诗人认为人世间的荣华富贵实在太少太少了。“四海别离多”,意思是说,离别的人太多了。“四海”是指天地间所有的地方。这两句话是说,由于人生难得而易逝,因此离别的人也就特别地多,而且离愁别绪也是特别地多。
下面两句,是诗人对前面诗句的总结。“但恐别离泪”,也就是“只怕别离泪”,这句的意思是说,诗人担心自己因为离别而流下的眼泪太多太多,以至于这些眼泪会汇合成一条痛苦的“河”。这里的“河”字,既指泪水,也兼有河流之意。诗人以泪水为河,是说他的眼泪太多太深,像河流一样长。“自成苦水河”,就是将“但恐别离泪”的意思进一步加以强调和发展。“苦水河”一词,是说那些因离别而产生的眼泪汇成一条悲哀的河流,它充满了痛苦。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八句话,但是诗人的思想感情却非常丰富。诗人以灞桥送别的具体场景为背景,通过对友人离别时所唱的劝酒歌词的反复吟唱,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同时也表现了他对人间美好事物和幸福生活的珍视与留恋。整首诗歌语言朴实无华,却又情真意切,意境深远,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