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城寒食罢,送客归远道。
乌帽背斜晖,青骊踏春草。
酒醒孤烛夜,衣冷千山早。
去事沈尚书,应怜词赋好。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把握诗中的主要意象,体会诗歌的意境,分析作者的情感,最后用简洁的语言对诗歌进行赏析。

【答案】

译文:渭城寒食节过后,送客归远道。头戴乌帽背斜晖,青骊马踏春草。酒后醒来烛光下孤寂难耐,衣冷千山早。去事沉尚书,应怜词赋好。注释:“渭城”“寒食”指长安城外的渭城,寒食节是清明节前一天,这天人们禁火寒食;“李明府”指李勉,当时任滑州刺史(今河南滑县);“青骊”即青色骏马;“沈尚书”指沉立之,曾任尚书左丞、中书侍郎兼翰林学士等职。赏析:“渭城寒食罢,送客归远道。”首联写诗人在寒食节结束之际,送别李勉离开长安,归途中经过渭城,时当傍晚,日色将落,正是暮春时节。“寒食”与“渭城”相照应,点明了时间与地点。“渭城”二字不仅点出了诗人送别的地点,而且为全诗渲染了一种凄清、伤感的气氛。“去事沈尚书,应怜词赋好。”第二联两句,由景入情,写诗人与李勉分别的情景。“去事”指离别之事,“沈尚书”指的是当时的尚书令沉立之。从“应怜”一词可以看出,诗人对李勉的才思是钦佩的。这两句既表现了李勉的才高八斗,也表达了诗人的惜别之情。

【答案】

译文:渭城寒食节过后,送客归远道。头戴乌帽背斜晖,青骊马踏春草。酒醒孤烛夜,衣冷千山早。去事沈尚书,应怜词赋好。注释:“渭城”“寒食”指长安城外的渭城,寒食节是清明节前一天,这天人们禁火寒食;“李明府”指李勉,当时任滑州刺史(今河南滑县);“青骊”即青色骏马;“沈尚书”指沉立之,曾任尚书左丞、中书侍郎兼翰林学士等职。赏析:“渭城寒食罢,送客归远道。”首联写诗人在寒食节结束之际,送别李勉离开长安,归途中经过渭城,时当傍晚,日色将落,正是暮春时节。“寒食”与“渭城”相照应,点明了时间与地点。“渭城”二字不仅点出了诗人送别的地点,而且为全诗渲染了一种凄清、伤感的气氛。“去事沈尚书,应怜词赋好。”第二联两句,由景入情,写诗人与李勉分别的情景。“去事”指离别之事,“沈尚书”指的是当时的尚书令沉立之。从“应怜”一词可以看出,诗人对李勉的才思是钦佩的。这两句既表现了李勉的才高八斗,也表达了诗人的惜别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