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万里途,山重江逶迤。
行行何时到,谁能定归期。
揖我出门去,颜色异恒时。
虽云有追送,足迹绝自兹。
人生一世间,不自张与弛。
譬如浮江木,纵横岂自知。
宁怀别时苦,勿作别后思。
【注释】
1.送李翱: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是李翱。
2.广州万里途:广州到京城有万里之遥。
3.山重江逶迤:指旅途艰难曲折,山连着山,江河蜿蜒。
4.行行何时到:走了多少路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到。
5.谁能定归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乡。
6.揖我出门去:拱手相送,表示朋友之间依依不舍的感情。
7.颜色异恒时:神情和常态不同。
8.虽云有追送,足迹绝自兹:虽然你送我出大门,但是我从此再没有你的踪影了。
9.人生一世间: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不过百年时间。
10.不自张与弛:自己不要放松或紧张。
11.譬如浮江木,纵横岂自知:就像漂浮在江里的木头,随波逐流,哪里知道它会被冲到哪里去呢?
12.宁怀别时苦,勿作别后思:不要因为离别的痛苦而怀念分离后的思念。
【赏析】
《送李翱》是唐代诗人韩愈的一首七律。此诗通过写与友人分别的情景,表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全诗构思巧妙,比喻新颖,语言自然流畅。
首联“广州万里途,山重江逶迤”两句为第一层,起笔点明题意,交待朋友远赴京城的行程。“广州”即广州府治所在。广州位于今广东省广州市。“万里途”说明路程遥远,“山重江逶迤”表明路途艰险。这两句话从空间角度写来,为下文的抒情蓄势。颔联“行行何时到,谁能定归期”两句为第二层,写朋友即将离别,作者内心无比痛苦而又无可奈何。“何当”二字,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焦急、不安。“归期”二字,写出作者对未来的担忧。这两句既写了眼前的实际情况,也抒发了内心的真实感受,可谓情景交融。颈联“揖我出门去,颜色异恒时”两句为第三层,描绘了作者与李翱告别的情景。“揖”即拱手施礼的意思。“颜色异恒时”意思是神态和平时不一样。“虽云有追送,足迹绝自兹”两句为第四层,作者想象朋友离去以后的情况。“虽云”二字,表明了作者对友情的重视和珍惜之情。“足迹绝自兹”意味着朋友从此再也不会回来。尾联“人生一世间,不自张与弛”两句为第五层,作者总结自己的人生体验。“张”与“弛”都是用力伸展的意思。这里用“张”“弛”二字形象地说明了人生应该有所节制的道理。“譬如浮江木,纵横岂自知”一句以木喻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在社会上应遵循的规律,即要随波逐流,不能逆水而行。同时,也暗含了作者对李翱前途的祝愿。末联“宁怀别时苦,勿作别后思”两句为第六层,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这两句是全诗的结穴之语,既是对前文的概括,又是对友人的期望和祝福,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留恋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既有现实生活的写实,又有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