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六年春,寒气不肯归。
河南二月末,雪花一尺围。
崩腾相排拶,龙凤交横飞。
波涛何飘扬,天风吹幡旗。
白帝盛羽卫,鬖髿振裳衣。
白霓先启途,从以万玉妃。
翕翕陵厚载,哗哗弄阴机。
生平未曾见,何暇议是非。
或云丰年祥,饱食可庶几。
善祷吾所慕,谁言寸诚微。

【注释】

  1. 元和六年春:公元811年春天。
  2. 寒气不肯归:指寒冬尚未过去。
  3. 河南二月末:洛阳在河南,二月末为农历二月,此时洛阳正处严寒之中。
  4. 崩腾相排拶:形容雪花纷纷扬扬,密集而猛烈。
  5. 龙凤交横飞:形容天空中雪景壮丽,如神话中的龙、凤飞舞。
  6. 波涛何飘扬:形容雪像波浪一样翻滚。
  7. 白帝盛羽卫,鬖髿振裳衣:白帝即雪神,她穿着华丽的服饰,如同帝王一般。
  8. 白霓先启途:彩虹先于天空出现,象征着吉祥。
  9. 从以万玉妃:众多的仙女伴随着彩虹。
  10. 翕翕陵厚载:大雪覆盖大地,积雪厚重。
  11. 哗哗弄阴机:雪声响亮,仿佛有某种神秘力量在起作用。
  12. 生平未曾见,何暇议是非:我生平从未见过如此壮观的雪景,哪有时间去讨论这些呢?
  13. 或云丰年祥:有人认为这场雪是丰收的预兆。
  14. 饱食可庶几:这样丰盛的食物可以让人们过上好日子。
  15. 善祷吾所慕:我非常羡慕这样的祈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雪景画卷,诗人用生动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首联“元和六年春,寒气不肯归”开篇点明了时间和天气状况,接着颔联“河南二月末,雪花一尺围”具体描绘了雪的厚度,颈联“崩腾相排拶,龙凤交横飞”则展现了雪势如龙凤般飞舞的美丽景象,尾联“生平未曾见,何暇议是非”表达了诗人对这场雪的惊叹之情。全诗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雪景的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