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节指巴岷,年年行且巡。
暮来青嶂宿,朝去绿江春。
鱼贯梁缘马,猿奔树息人。
邑祠犹是汉,溪道即名陈。
旧史饶迁谪,恒情厌苦辛。
宁知报恩者,天子一忠臣。

【注释】

①旌节:指朝廷颁发的符节。巴岷:指四川一带。②年年:每年。③暮来青嶂宿,朝去绿江春:《晋书.王尊传》:“(王)尊为蜀郡太守,蜀中连年水旱,百姓饥穷,尊至官不入民家,所食唯松柏果腹。”后遂以“青嶂”代指蜀地的山岭。④鱼贯梁缘马:用《汉书.龚胜传》中“鱼贯而行,马首思乡”的典故。⑤猿奔树息人:用《史记.伯夷列传》中“鸟兽惊而走,林木震恐”的典故。⑥邑祠:《三国志.魏志.王肃传》:“王肃字子雍,太原人也……少有才学,明习古典,而尚奇诡,得古经传数十篇。时天下无事,诸儒虽各执异说,平公皆记之,使肃注之。于是旧章大备,学者如归焉。”⑦溪道即名陈:用《后汉书.光武纪下》:“(严)光自会稽还,上章告退,诏答曰:‘三司奏言,深可嘉纳,朕将亲览焉。’”后因称溪水道为陈水。

【赏析】

《晓发兴州入陈平路》,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五年(800),诗人在任兴州刺史期间,由兴州(今陕西略阳)出发前往四川,经过陈平路时所作。全诗四韵,前二句写路途艰险;次二句写途中所见;三、四句写夜宿陈平路旁的山村;五、六句写沿途景色;七、八句抒发感慨。诗中多用典故,但写得贴切自然,不事雕琢,颇有唐人风范。

首联“旌节指巴岷,年年行且巡”,点明诗人此行是奉旨巡视边陲。这两句既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使命和任务,又表现了诗人对这次巡视工作的严肃态度。

颔联“暮来青嶂宿,朝去绿江春。”描绘了旅途所见的山水风光。这里用了一个“暮”字和一个“朝”字,一“暮”一“朝”之间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诗人在暮色沉沉之时来到青翠的山峰之下,投宿山中;清晨醒来,又踏上通往绿江边的路程。

颈联“鱼贯梁缘马,猿奔树息人。”运用典故,描写了旅途中的景物以及作者的感受。这里用了一个“鱼”字和一个“猿”字,一“鱼”一“猿”之间也形成了完整的画面。诗人在桥头停下脚步,看着马儿依次走过,猿猴则在树林里奔逃嬉戏。

尾联“邑祠犹是汉,溪道即名陈。”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之情。这两句既写出了自己的感受,又与前面的诗句呼应,体现了诗人的才情和胸怀。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用典贴切自然,不事雕琢;感情真挚深沉,富有哲理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