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升照日槛,夕次下乌台。
风竿一眇邈,月树几裴回。
翼向高标敛,声随下调哀。
怀燕首自白,非是为年催。
【注释】
1、山阳丞:山阳县县丞。御史左授山阳丞,意思是从御史台降职为山阳县丞。
2、朝升照日槛:早晨登上照日的栏杆,指早朝。
3、下乌台:傍晚时下到乌台(御史台)。
4、风竿一眇邈,月树几裴回:风吹动风竿,月亮照耀着树木,显得遥远而模糊。眇邈形容遥远,裴回形容飘忽不定。
5、翼向高标敛:鸟群飞向高高的树梢收拢翅膀。
6、声随下调哀:声音随着秋风而变得低沉凄凉。
7、怀燕首自白:心怀燕雀之志,自我表白。
8、非是为年催:不是被岁月逼迫所迫。
【赏析】
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内容是写诗人因受弹劾而被贬谪,初出京城时的心情。开头四句写自己被贬后,早晨上朝,晚上回到自己的府第。中间八句描写自己回到山阳时所见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最后两句说自己虽然心怀燕雀之志,但并非是因为被岁月逼迫才被迫去的。
此诗首联“自御史左授山阳丞”一句交代了作者被贬的原因。第二联“朝升照日槛,夕次下乌台”,是写自己被贬之后的生活状况。作者在京城任职期间,由于受到皇帝的猜疑而遭弹劾贬官,被贬至山阳任县丞,这在当时是很不光彩的事情。作者在京城中的日子应该是很艰难的。第三联“风竿一眇邈 ,月树几裴回”,写的是自己回到山阳时的所见所感。第四联“翼向高标敛 ,声随下调哀”是说作者回到山阳后看到的景象和自己的感受。第五联“怀燕首自白 ,非是为年催”是说作者虽然心怀燕雀之志,但是并不是因为岁月逼迫才被迫去的。
此诗语言朴实自然,没有过多的修饰和雕琢,但却能真实地反映出作者当时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