銮舆巡上苑,凤驾瞰层城。
御座丹乌丽,宸居白鹤惊。
玉旗萦桂叶,金杯泛菊英。
九晨陪圣膳,万岁奉承明。

诗句释义及赏析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明

这句诗表达了皇帝在特定的节日(九月九日)前往临渭亭举行的盛大登高仪式,并有诗歌作答以示应制。”奉和”意味着诗人对皇帝的诗作进行了模仿或呼应;“九日”指的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这是一个重要的文化节日,用于庆祝长寿和健康。

銮舆巡上苑,凤驾瞰层城。

这里描述了皇帝乘坐华丽的车辇巡视皇家园林——上苑的景象。”銮舆”是古代皇帝出行时使用的车辆,通常装饰华丽,象征尊贵。”凤驾”则是用凤凰作为车盖,寓意吉祥如意。而”瞰层城”则描绘了从高处俯瞰整个城市的壮观场面。

御座丹乌丽,宸居白鹤惊。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皇帝的御座及其周围环境的美丽。”丹乌”可能指红色的太阳,象征着皇权的光辉;而”宸居”指的是皇帝的宫殿,这里的“白鹤”可能是象征吉祥或高洁。

玉旗萦桂叶,金杯泛菊英。

这两句描述了皇帝宴会上的盛况。”玉旗”是指用玉制成的旗帜,”桂花叶”和”菊花英”都是秋季的代表物,暗示着这个节日的季节性和自然美景。

九晨陪圣膳,万岁奉承明。

最后两句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即皇帝与群臣一起享用早餐,共同庆祝这个节日。”九晨”强调了这是在清晨进行的活动,”陪圣膳”表明了群臣的参与,而“万岁奉承明”则是祝愿国泰民安,国家繁荣昌盛。

译文

在九月九日这一天,皇帝驾临临渭亭,举行了隆重的登高活动,并写下了一首应制的诗来回应。他乘坐华丽的銮舆巡视上苑,从高处俯瞰层层叠叠的城市。他的御座上悬挂的是红色的旗帜,周围环绕着美丽的桂花叶;宴会上,金杯中倒满了菊花的花朵。早晨的阳光下,群臣陪伴皇帝一同品尝美食,祝愿他永远健康、国家繁荣昌盛。

这首应制诗通过描绘皇帝的出行、宴会以及与群臣的互动,展示了唐代盛世的景象,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尊荣地位和个人的荣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