惭愧一双眼,曾见数般人。
端正亦不爱,丑陋亦不瞋。
当头异国色,何须妄起尘。
低头自形相,都无一处真。
身心如幻化,满眼没怨亲。

【注释】

惭愧:感到羞愧。曾见:曾经看到过。数般人:几种不同类型的人。端正:外貌好看。不爱:不喜欢。丑陋亦不瞋:对丑恶之人也不生厌恶之心。何须:为什么。妄起尘:产生烦恼。自形相:自己的样子。都无:都没有。身心如幻化:人的心性像梦幻一样虚幻不实。没:没有。怨亲:怨恨和亲人。

【赏析】

《诗偈》一诗,表达了诗人面对人生、社会的种种现象,既不能强求于世、又不愿随波逐流的复杂心理。

“惭愧一双眼,曾见数般人”两句,是说自己的眼睛因为看多了世间种种而感到惭愧,但同时也看到了各种各样的人。

“端正亦不爱,丑陋亦不瞋”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间美丑的看法,既不羡慕那些外表漂亮之人,也不在意那些外表丑陋之人。他认为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没有必要去刻意追求外在的美丑。

“当头异国色,何须妄起尘”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世间纷扰的看法。他认为,世间的种种现象就像是一种幻影,没有必要去刻意追求或者产生烦恼。

“低头自形相,都无一处真”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我的认识。他认为,自己的内心世界就像一片空白,没有任何真实的存在。

“身心如幻化,满眼没怨亲”两句,是对前文的总结和升华。他认为,人的心性就像梦幻一般虚幻不实,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情绪和感受。同时,他也表示自己对于世间的恩怨情仇并不放在心上,而是选择以淡然的态度去面对。

这首诗通过对世间各种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社会的独特见解和感悟。他既不愿意被世俗所束缚,也不愿意去盲目追求某种形式上的完美。这种态度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难能可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