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打瓮破,求人望锢护。
恶法得钱财,布施拟补处。
物色不相当,此事无烦做。
纵然有少福,那得地狱去。
罪福当头行,何时相值遇。
自本犹折却,安得有利路。
【解析】
此诗为《五灯会元》卷二所载,是慧能弟子行思所作的。行思(731-814年),姓周,俗姓刘,潭州湘阴人。唐代僧人。本名行思,后改法名智常。唐玄宗开元年间,他于长沙大梵寺出家。初从马祖受戒,后依仰山慧忠禅师习禅。后至韶州曹溪,谒五祖弘忍。弘忍命其随众行脚,不得离群索居。一日,弘忍问:“汝向什么处去?”行思答称:“游方”。又问:“汝学个什么法去?”答称:“学坐禅”。弘忍说:“吾传佛心印,汝今将心付了未?”行思默然无语。后来,行思在韶州曹溪住持数年。唐玄宗天宝六年(747),朝廷诏令天下各州各府都设置僧官,以统辖佛教事务。韶州刺史韦据奏请朝廷同意设立僧官,但韶州当时尚无僧官。于是,行思与韶州地方官吏商议,要求官府给他颁发僧职。刺史韦据对行思的请求感到奇怪,便问道:“和尚何为者耶?”行思回答说:“某甲学坐禅,未曾作么来。”韦据又追问道:“作么来?”行思回答:“只如和尚坐不坐?”韦据笑道:“坐即具足。”行思听后十分高兴,当即领受了韶州的僧职。行思在韶州期间,广交高僧,广结善缘。唐肃宗上元二年(761),行思被韶州刺史李朝威召见,并请他出任韶州曹溪寺住持。行思在曹溪住持三年,深受信众爱戴。唐德宗建中元年(780),行思又被韶州刺史李翱召见,请他出任韶阳寺住持。行思在韶阳住了三年,深受信众爱戴。唐宣宗大中五年(851),行思病逝于韶州曹溪寺,时年八十一岁。
【译文】
愚笨的人打瓦器,想求人帮助,却怕人家拒绝;恶人犯法,得到钱财,还想着用这些钱做些好事;物品颜色不相配,这事就不用做;即使有点福报,也别想进地狱;犯了罪,福报来了,什么时候才能相遇呢?从现在起,就应自断前程,哪有捷径可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