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本无妄,句句须论实。
克己饶益他,俗所谓阴骘。
遮莫是天王,饶君宰相侄。
世间有贵贱,业力还同一。
语汝富贵人,贫儿莫欺屈。
习重业力成,翻覆难得出。
诗句解读与译文
- 佛教本无妄,句句须论实。
- 注释:佛教主张一切皆为空,即没有真实的存在。因此,在佛教中,每一句话、每一个概念都应基于其本质进行讨论和分析,不应被虚假或表面的意义所迷惑。
- 译文:在佛教教义中,一切都是无常的,没有永恒不变的真实存在,因此我们应对每句话的真实性进行深入探讨。
- 克己饶益他,俗所谓阴骘。
- 注释:这里的“克己”意味着抑制自我的欲望和私欲,而“饶益他”则是指通过自己的行为帮助他人。佛教强调通过自我克制和利他的行为来积累功德,这种功德被称为“阴骘”,即内在的善行和福泽。
- 译文:通过控制自己的欲望和自私,并通过行动帮助他人,可以获得内心的平和和他人的感激,这在佛教中是一种重要的修行方式。
- 遮莫是天王,饶君宰相侄。
- 注释:“遮莫”在此可能表示某种程度或可能性,而“天王”通常指的是具有至高无上权力和地位的统治者,而“宰相侄”则指的是宰相的儿子。这里可能是在说尽管有权势的人(如天王或宰相)也可能对人有所要求或压迫,但最终他们的恶行会被天眼所看穿,不会得逞。
- 译文:尽管有些人可能拥有极大的权力和地位,他们的行为仍然会受到天眼的监察。
- 世间有贵贱,业力还同一。
- 注释:在这里,“贵贱”指社会地位的不同,而“业力”指的是个人的行为或习惯所形成的影响力量。佛教认为,无论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如何,他们的业力都是相同的,因为所有的行为都会产生相应的因果报应。
- 译文:无论一个人的地位高低,其行为的业力都会产生相应的后果,这是佛教中的因果律。
- 语汝富贵人,贫儿莫欺屈。
- 注释:这是对佛教徒的劝诫,告诉他们即使是富有的人也应该谦虚谨慎,不应傲慢自大,因为傲慢可能会带来不幸。同时,对于贫穷的人也应给予尊重和同情,避免对他们进行贬低或羞辱。
- 译文:无论是富有还是贫穷,都应保持谦逊的态度,不应因自己的财富而自满或因自己的贫穷而自卑,这是佛教中的重要教诲。
- 习重业力成,翻覆难得出。
- 注释:这里的“习重业力”可能指的是长时间的累积和强化某种业力。而“翻覆难得出”则是指在长时间的修炼和努力后,想要突破或者脱离某种状态是非常困难的。
- 译文:长期的修炼和实践可以积累深厚的业力,但要打破这一状态,实现质的飞跃是极为困难的。
赏析
这首诗通过佛教的教义,传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它强调了通过克制自己的欲望、帮助他人和遵循佛法来实现内心的平静和外在的世界的和谐。诗中的许多观点,如佛教中的“无妄”思想、“阴骘”的概念以及“业力”的普遍性和不可逆转性等,都是对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