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居常寂寞,况复是秋天。
黄叶如霜后,清风似水边。
中宵疑有雁,当夕暂无蝉。
就枕终难寐,残灯灭又然。

早秋雨夕

贫居常寂寞,况复是秋天。

黄叶如霜后,清风似水边。

中宵疑有雁,当夕暂无蝉。

就枕终难寐,残灯灭又然。

注释:

  1. 早秋雨夕:指秋天的夜晚,由于天气转凉,雨水增多,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同时也可能暗示作者心情的低落。
  2. 贫居:指的是居住在贫穷的环境中。
  3. 寂寞:孤独,没有伴侣或朋友陪伴。
  4. 况复是秋天:更不用说现在是秋天了。这里的“况”字表示“况且”,“复”字表示“又”,意为“更何况”或“再”。
  5. 黄叶:泛指黄色的树叶,这里特指秋天的叶子。
  6. 霜后:指的是霜降之后的时节。
  7. 清风:凉爽的风。
  8. 水边:水边的位置,可能是指在江边、河边等靠近水源的地方。
  9. 中宵:半夜时分。
  10. 疑有雁:怀疑是否有大雁飞过。
  11. 当夕:傍晚。
  12. 暂无蝉:傍晚时分暂时没有蝉鸣声。
  13. 就枕:躺下睡觉。
  14. 终难寐:最终难以入睡。
  15. 残灯灭又然:最后一盏灯也被吹灭,但后来又重新点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夜晚的情景。诗人在这样一个寂静而寒冷的夜晚,独自居住,感到格外地孤单和寂寞。特别是他想到秋天的到来,更增加了他的忧郁之情。诗中的“黄叶”、“霜后”、“清风”等意象都传达出了秋天的特点,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一种凄凉和冷清的气息。而“中宵疑有雁,当夕暂无蝉”两句则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来表达诗人的内心感受,既形象生动又富有诗意。最后一句“就枕终难寐,残灯灭又然”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温暖的追求,同时也透露出他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和忧郁,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