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日夜,乐天白:

微之微之!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书欲二年矣,人生几何,离阔如此?况以胶漆之心,置于胡越之身,进不得相合,退不能相忘,牵挛乖隔,各欲白首。微之微之,如何如何!天实为之,谓之奈何!

仆初到浔阳时,有熊孺登来,得足下前年病甚时一扎,上报疾状,次叙病心,终论平生交分。且云:“危惙之际,不暇及他,唯收数帙文章,封题其上曰:‘他日送达白二十二郎,便请以代书。’”悲哉!微之于我也,其若是乎!又睹所寄闻仆左降诗云:“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

且置是事,略叙近怀。仆自到九江,已涉三载。形骸且健,方寸甚安。下至家人,幸皆无恙。长兄去夏自徐州至,又有诸院孤小弟妹六七人提挈同来。顷所牵念者,今悉置在目前,得同寒暖饥饱,此一泰也。江州风候稍凉,地少瘴疠。乃至蛇虺蚊蚋,虽有,甚稀。湓鱼颇肥,江酒极美。其馀食物,多类北地。仆门内之口虽不少,司马之俸虽不多,量入俭用,亦可自给。身衣口食,且免求人,此二泰也。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馀竿。青萝为墙援,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殚记。每一独往,动弥旬日。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唯忘归,可以终老。此三泰也。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馀事况,条写如后云云。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写给他的老朋友元稹的一封信。信中,他表达了与元稹三年未见、书信交流稀少的遗憾,同时描绘了他在浔阳的生活状况,并对元稹寄来的诗作了深情回应和赞美。以下是逐句的译文:

四月十日夜晚,乐天写下:
微之微之!不见足下已经三年了,没有得到你的书信想了两年了,人生几何?离别这么远,如此艰难。何况我们之间有如胶似漆的感情,却身处异乡无法相见,进退两难,各自白发苍苍。微之微之,我该如何面对这一切呢!这是老天注定要发生的,我又能怎么办呢?
我初到浔阳时,有个叫熊孺登的人来访,他得到了你前年生病时留下的纸条,上面详细描述了你当时的情况,最后还谈论了我们的友情和过往。他还说:“在你病重的时候,我连时间都顾不上其他,只收集了一些书籍,封好后在上面写道:‘等将来有机会交给白二十二郎(即元稹),请转交给他。’”唉!元稹对我真的很好吗?我又看到了你给他的诗,“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这首诗别人可能都听不到,更何况我的耳膜了!至今每次读到这些,我的心都会感到一阵酸楚。
再说那些往事,我就简单叙述一下我最近的心情。自从我来到九江,已经过去了三年。身体还算健康,心情也平静。家里的人都还好,长兄去年夏天从徐州回来,还有六七个孤儿也一起来了。过去让我牵肠挂肚的事情现在都已经解决,能够一起分享生活的喜怒哀乐。江州气候稍微凉一些,瘴气也少一些。这里蛇虺虫蚊很少见,湓鱼很肥美,江酒也很美味。食物的种类也很多,就像北方一样。我家里人虽然不少,司马的薪水不多,量入为出,也能自给。衣服和饭食都不用愁,也不用去求人。这两方面都很好。我去年秋天开始游庐山,到了东西二林之间的香炉峰下,看到云水泉石胜景第一,我非常喜欢,舍不得离开。于是就建了草堂,前面有十几株大松树,上千竿修竹。青藤缠绕作为围墙,白色的石头作为小桥道。屋前的溪流环绕着草堂,飞泉从屋檐落下。红榴花、白莲花点缀在池砌上。大概像这样的地方还有很多,不能全部记下来。每次我一个人去那里,都要呆上十天半个月。平生最喜欢的地方,几乎都在这里。不仅不思念回家,而且可以终老。这就是三件好事。我想您很久没有收到我的书信,必定会担心和期待,现在我特意记录这三件事来先给您报个平安,其他的就随笔写下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