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利下民,其仁至矣!未有美于味而民不知者,便于用而民不由者,厚于生而民不求者。然而暑雨亦怨之,祁寒亦怨之,己不善而祸及亦怨之,己不俭而贫及亦怨之。是民事天,其不仁至矣!天尚如此,况于君乎?况于鬼神乎?是其怨訾恨讟,蓰倍于天矣!有帝天下、君一国,可不慎欤!故尧有不慈之毁,舜有不孝之谤。殊不知尧慈被天下,而不在于子;舜孝及万世,乃不在于父。呜呼!尧、舜,大圣也,民且谤之;后之王天下,有不为尧舜之行者,则民扼其吭,捽其首,辱而逐之,折而族之,不为甚矣!

【原谤】

天之利下民,其仁至矣!未有美于味而民不知者,便于用而民不由者,厚于生而民不求者。然而暑雨亦怨之,祁寒亦怨之,己不善而祸及亦怨之,己不俭而贫及亦怨之。是民事天,其不仁至矣!天尚如此,况于君乎?况于鬼神乎?是其怨訾恨讟,蓰倍于天矣!有帝天下、君一国,可不慎欤!故尧有不慈之毁,舜有不孝之谤。殊不知尧慈被天下,而不在于子;舜孝及万世,乃不在于父。呜呼!尧、舜,大圣也,民且谤之;后之王天下,有不为尧舜之行者,则民扼其吭,捽其首,辱而逐之,折而族之,不为甚矣!

【注释】

  1. 天之利下民:意思是上天对人民的好处很大。
  2. 其仁至矣:指的是上天的仁爱已经到达了极点。
  3. 未有美于味而民不知者:意思是没有比美食还要美味的食物而人们却不知道。
  4. 便于用而民不由者:意思是便利使用的东西,但人们不去使用。
  5. 厚于生而民不求者:意思是生活富裕却不去追求。
  6. 暑雨亦怨之:形容天气炎热,下雨时人们抱怨。
  7. 祁寒亦怨之:形容冬天寒冷,人们抱怨。
  8. 己不善而祸及亦怨之:意思是自己不好的事情会连累到其他人。
  9. 己不俭而贫及亦怨之:意思是自己不节俭导致贫穷也会被人怨恨。
  10. 是民事天:意思是这是天命。
  11. 不仁至矣:意思是不仁慈到了极点。
  12. 天尚如此,况于君乎?况于鬼神乎:意思是上天都这样了,何况君主和鬼神呢?
  13. 是其怨訾恨讟:意思是他们的怨恨和责备。
  14. 蓰倍于天矣:意思是怨恨和责备的程度超过了天。
  15. 有帝天下、君一国:意思是统治天下和一个国家。
  16. 尧有不慈之毁:指的是古代帝王尧因为慈爱被诽谤。
  17. 舜有不孝之谤:指的是古代帝王舜因为孝顺被诽谤。
  18. 殊不知尧慈被天下:意思是他们不知道尧的慈爱已经传遍了天下。
  19. 而不在于子:意思是子女并不总是知道父母的慈爱。
  20. 舜孝及万世:意思是舜的孝顺能够流传到后世。
  21. 乃不在于父:意思是儿子不一定总是知道父亲的孝顺。
  22. 呜呼!尧、舜:这里是感叹尧和舜的贤明。
  23. 民且谤之:意思是百姓将要诽谤他们。
  24. 后之王天下:后来的人如果统治天下。
  25. 有不为尧舜之行者:意思是有的人不会像尧和舜那样行事。
  26. 则民扼其吭:意思是如果这些人的行为不好,就会受到人民的反对。
  27. 捽其首:意思是揪住他们的头。
  28. 辱而逐之,折而族之:意思是受到羞辱并驱逐他们,甚至将他们消灭。
    【赏析】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于统治者的不满和批评,认为统治者应当以仁爱为根本,不能因为自己的私利而伤害百姓。同时,作者也指出,即使是伟大的尧和舜,也不能保证他们的子孙后代一定会遵守道德规范,因此统治者应该警惕不要重蹈覆辙。最后,作者警告说,如果统治者不能以仁爱为本,那么他们将会遭受人民和历史的惩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